当前位置: 首页 > 期刊 > 《中外医学研究》 > 201229
编号:13744351
健脾凉血法治疗慢性丙型肝炎观察及护理
http://www.100md.com 2012年10月15日 《中外医学研究》 201229
     【摘要】 丙型肝炎是一种由丙型肝炎病毒(HCV)感染引起的病毒性肝炎,常发展为慢性疾病。对丙肝患者,在基本治疗和护理的基础上,利用健脾凉血中药水煎内服治疗慢性丙型肝炎,使症状减轻或消失,减轻了患者的经济负担,提高了患者生活质量。

    【关键词】 丙型肝炎; 健脾凉血; 护理

    中图分类号 R512.6文献标识码 B文章编号 1674-6805(2012)29-0066-02

    丙型肝炎主要经输血、针刺、吸毒等传播,据世界卫生组织统计,全球HCV的感染率约为3%。目前常用干扰素α与利巴韦林联合或利巴韦林与派罗欣联合抗HCV标准治疗,但是以上药物治疗存在治疗禁忌,有些患者使用后不良反应大,难以获得持续应答而不能坚持,或治疗后复发而病情迁延难愈。现将2009年12月-2011年7月笔者所在科室利用健脾凉血法对31例丙型肝炎住院患者治疗的护理体会总结如下。
, 百拇医药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2009年12月-2011年7月笔者所在科室利用健脾凉血法对31例患者进行治疗,女16例,男15例,年龄17~72岁,中位年龄47.61岁,病程1~23年,中位病程11.97年。2例患者为不明原因感染疾病,1例患者为性接触感染疾病,2例患者为密切接触感染疾病,1例患者为医源性传播感染疾病,4例患者为静脉吸毒感染疾病,21例患者输血感染疾病。患者治疗前的HBVDNA指标为2.10E+03~1.60E+08 copies/ml,ALT指标为15.8~208 U/L。10例患者为拒绝治疗或有药物的禁忌证,不良反应大而停药9例,标准方案治疗1年未获得持续应答2例,治疗后10例复发。

    1.2 治疗方法

    在治疗基础疾病、调整饮食的基础上,治疗以健脾凉血中药内服为主。应用方剂为10~20 g五味子,15~20 g白花蛇舌草,15~30 g炒苡仁,15 g虎杖、赤芍、水牛角(先煎),10 g丹参、丹皮、茯苓、陈皮,10~15 g黄芪、山药、太子参。水煎服,日一剂。治疗6个月,治疗期间每月查肝功能一次,每3个月查HCVRNA、腹部B超一次,自治疗起始连续观察9月。
, 百拇医药
    1.3 疗效评定标准

    (1)显效:症状评定消失,肝脾恢复正常或回缩,无压痛及叩痛,ALT复常及HBVDNA阴转,以上各项指标稳定6个月以上;(2)有效:症状明显减轻或消失,肝脾肿大稳定不变,无明显压痛及叩痛,ALT复常或HBVDNA阴转,以上各项指标稳定3个月以上;(3)无效:未达到上述标准者。

    2 结果

    所有患者经治疗后,5例患者为无效,占16.13%,18例患者为有效,占58.06%,8例患者为显效,占25.81%,治疗的总有效率为83.87%。

    3 护理

    3.1 给药护理

    要严格查对制度,包括患者姓名、性别、年龄、床号,药物的名称、剂量、服药方法、服药时间、饮食宜忌等,均应查对核实,正确无误后方可执行。指导患者口服中药,一般早晚各服一次,在餐后0.5~1 h,可以减轻药物对肠胃的刺激。有的患者在服中药期间会出现呕吐等不良反应,可以嘱其少量多次顿服,服后用温开水漱口,但不宜立即食用甜味食物,以免影响药物的吸收及疗效。
, http://www.100md.com
    3.2 饮食护理

    合理营养,清淡饮食,禁食生冷刺激的食物,因其会影响中药的吸收。保证足够的热量摄入,但要避免长期高热量、高脂肪类饮食,宜低脂,适量食用优质蛋白饮食,如瘦肉、蛋类,选择易消化的食物,多食新鲜蔬菜、水果,勿暴饮暴食,忌酒。患者在服用中药期间可能会出现肠道不适,可指导其少量多餐,有腹胀症状时减少产气类食物,如牛奶、豆类。

    3.3 心理护理

    丙型肝炎患者一旦确诊该病以后往往不能正确对待疾病,害怕传染给家人和朋友,出现焦虑、恐惧、悲观、急躁等负面情绪。患者因为此疾病患病时间长,且易于出现复发,故对一些治疗有一定的了解,一些患者还通过各种渠道对疾病进行了解,但其对疾病的了解多为一知半解。一些患者在疾病刚有转时就表现为乐观心态,而当疾病出现变化时就表现为压力增加[1]。在日常工作中应尊重患者的隐私,指导患者以乐观的健康心态面对现实,树立战胜疾病的信心,才有利于疾病的康复。
, 百拇医药
    3.4 休息与活动

    丙型肝炎在疾病的活动期以卧床休息为主,此期肝脏细胞受损较大,肌肉活动会增加乳酸的生成,乳酸的代谢会增加肝脏的负担。肝脏在患者卧床时血液出入较站立时至少多40%,由于肝脏血流增加,肝细胞可得到充分的营养和氧分,促进细胞功能恢复正常。同时左侧卧位更好,因为左侧卧位有利于食物消化、吸收和利用,肝脏能获得更多血运和营养供给。患者在疾病的恢复期或肝功能正常阶段则要动静结合,建立良好的生活习惯,作息规律,保证足够的睡眠,避免劳累。

    慢性丙型肝炎的病位在肝,与脾、胃、肾关系密切,肖会泉[2]在大量临床观察基础上将丙型肝炎分为湿热中阻、肝郁脾虚、血瘀(阴虚血瘀、脾虚血瘀)型,且临床以脾虚血瘀为多,其次为肝郁脾虚,且肝郁脾虚可进一步发展为脾虚。方剂有健脾凉血的作用,其中山药、黄芪、太子参有很好的健脾益气效果,健脾可以提高患者的抗病能力[3]。方剂中的赤芍、丹参、丹皮、水牛角有生津、养阴、清热邪、解营血等功效,白花蛇舌草有抗癌作用,加五味子能降低转氨酶。中药有清热解毒的作用,在减轻黄疸方面有独特的效果,能减轻肝细胞损伤,促进肝功能恢复及较好抗慢性丙型肝炎肝纤维化。在工作中加强与患者的沟通,取得其信任,使其配合治疗及护理,使症状减轻或消失,才能缩短病程、延缓病情的发展。

    参考文献

    [1] 张林一.病毒性肝炎患者心理护理[J].中国社区医师:医学专业,2008,10(23):217.

    [2] 肖会泉.慢性丙型肝炎辨证分型临床探析[J].实用中医药杂志,2002,18(1):38.

    [3] 侯瑞芳,史保生.普通干扰素联合利巴韦林治疗ALT正常的慢性丙型肝炎的临床研究[J].中国医学创新,2010,7(28):18-20.

    (收稿日期:2012-07-02) (编辑:程旭然), 百拇医药(李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