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药学版 > 生命科学 > 干细胞
编号:13744355
15例造血干细胞移植患者心理护理体会
http://www.100md.com 2012年10月15日 《中外医学研究》 201229
     【摘要】 分析2008年6月-2011年6月笔者所在医院收治的15例造血干细胞移植患者临床各阶段常见心理问题,及其相应心理护理措施,以总结该类患者临床护理经验。造血干细胞移植患者在手术不同时期具有不同的心理问题,如紧张、焦虑、恐惧等。及时分析造血干细胞移植患者心理问题,并予以恰当心理护理可有效缓解患者紧张、恐惧等不良心理,对整个移植手术的顺利完成具有重要意义。

    【关键词】 造血干细胞移植; 心理护理; 心理问题

    中图分类号 R473.5文献标识码 B文章编号 1674-6805(2012)29-0071-01

    目前,造血干细胞移植是治疗淋巴瘤、白血病、再生障碍性贫血、先天性免疫缺陷病和某些自身免疫性疾病、代谢性疾病、实体瘤等疾病的有效措施[1]。但造血干细胞移植过程中常须采用放疗、化疗等处理,对患者身心健康危害较大,尤其是严重的不良反应极易导致患者出现恐惧、紧张等不良心理反应,严重影响移植手术的顺利完成及预后。因此,密切观察造血干细胞移植患者心理问题,并针对性予以心理护理至为重要。为进一步探讨造血干细胞移植患者有效的心理护理措施,总结、分析了2008年6月-2011年6月笔者所在医院收治的15例造血干细胞移植患者临床各阶段常见心理问题及其心理护理措施。现分析如下。
, 百拇医药
    1 临床资料

    本组15例造血干细胞移植患者均为2008年6月-2011年6月笔者所在医院收治病例,其中男9例,女6例;年龄21~46岁,平均(29.7±5.5)岁;其中重型再生障碍性贫血6例,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3例,慢性粒细胞白血病3例,骨髓纤维化、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及多发性骨髓瘤各1例;其中7例为异基因骨髓移植,6例为自体外周血造血干细胞移植,2例为脐血移植。

    2 心理问题

    造血干细胞移植患者由于对自身疾病、移植手术的不了解,以及对移植手术费用、预期疗效等问题的担忧,极易出现紧张、恐惧、灰心等不良心理反应,而且其各个时期的心理问题均不一样[2]。

    2.1 移植手术前

    患者因自身疾病对健康及生命安全的威胁,对造血干细胞移植手术抱有过度强烈的安全期望、心理极度亢奋、紧张;患者对移植手术昂贵的费用及治疗的安全性存在焦虑情绪,既考虑经济负担,又严重期盼进行移植手术治疗,还担心移植手术治疗所带来的副作用及风险;对造血干细胞移植供者存在一定的感激或亏欠感,怕供者因此而影响其身体健康。
, 百拇医药
    2.2 移植手术过程中

    患者常因处于隔离、封闭的无菌层流室环境,以及饮食、生活习惯、陪护的严格限制,产生恐惧、紧张及孤独感;在预处理期,由于放疗、化疗所致恶心、呕吐、腹泻腹痛、口腔溃等副作用较大,极易导致患者出现乏力、无法进食等,因此患者极易出现悲观、绝望及依赖等心理问题;患者对手术的成功与否,功能恢复是否顺利,是否能顺利度过“排斥关及感染关”感到担忧,而且反复输注红细胞、血小板及昂贵药物等费用,常使患者感到怀疑、忧郁、徘徊等心理问题。

    2.3 移植手术后

    患者常出现两种心理倾向,一是担心治疗效果及自身体质虚弱,不愿意接触外界环境;一是认为好了,就迫不及待地要出院、进行正常生活。

    3 心理护理

    心理护理是指在心理学理论指导下,对患者认知、情感、意志等方面的心理问题进行有计划、有步骤疏导、影响,使之转向有利于患者顺利接受医护服务预期目标的过程[3]。相关研究表明,适当的心理护理可有效缓解患者焦虑情绪、促进康复[4]。造血干细胞移植患者常因自身疾病、移植手术、放化疗副作用、经济负担等因素,极易出现焦虑、紧张、恐惧等不良心理问题。因此,对造血干细胞移植患者予以心理护理具有重要临床意义。本研究针对该类患者常见心理问题予以以下心理护理措施,并取得较好效果。(1)移植手术前,护理人员与患者及其家属详细介绍手术及疾病的相关知识,帮助其熟悉住院环境,并耐心回答其提出的问题,以缓解其紧张、焦虑心理;(2)制定合理的陪护制度,加强护患之间、患患之间的交流,使患者和家属均有安全感、亲切感,不再对环境、医护人员感到陌生、孤独;(3)移植手术准备阶段,应详细评估患者心理状况,以制定合理、有效的针对性心理护理措施,并加强对预处理期间副反应应对措施的指导;(4)予以预处理后,针对患者副反应情况,应及时对其心理状态、程度进行评估,并有所侧重地予以解析、开导,帮助其树立战胜困难的信心、勇气;(5)移植手术后,应加强患者进行自我心理调节、避免情绪过分激动等的指导,以促使其保持良好心态、减小负面情绪反应,并加强对患者及其家属进行用药、自我防护知识等教育。
, 百拇医药
    总之,造血干细胞移植是一个复杂的、系统的过程,面对沉重的经济负担、疾病的折磨、移植手术的陌生等,患者都极易出现不同的心理问题[5]。因此,应仔细分析患者在移植手术不同时期的心理活动状况,并制定针对性心理护理措施,以保障移植手术的顺利完成。

    参考文献

    [1]周立宁.心理指导在造血干细胞移植极期中的应用[J].中华护理杂志,2002,37(3):224-225.

    [2]郭素萍,冯国琴.自体外周血干细胞移植治疗难治性恶性淋巴瘤的护理[J].实用临床医药杂志,2006,10(12):10-13.

    [3]姜乾金.医学心理学[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5:111-117.

    [4]王临英,郝萍.癌症患儿及其家属的心理反应和护理[J].护理研究,2003,17(16):962-963.

    [5]王筱慧,朱建英,王寿平,等.造血干细胞移植护理进展[J].中华护理杂志,2003,38(6):471-473.

    (收稿日期:2012-07-06) (编辑:王春芸), 百拇医药(张晓艳)


    参见:首页 > 药学版 > 生命科学 > 干细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