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期刊 > 《中外医学研究》 > 201229
编号:13744386
中西医药外治黄水疮疗效观察
http://www.100md.com 2012年10月15日 《中外医学研究》 201229
     【摘要】 目的:观察中西医药外治黄水疮的临床疗效。方法:34例黄水疮患儿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24例,采用中西医药联合外治;对照组10例,采用单纯西药外治。对照组采用1∶2000黄连素或1∶5000高锰酸钾溶液清洗破损皮肤,外敷利福平,治疗组再次基础上外敷黄水疮油剂。7 d为一个疗程,比较两组疗效。结果:治疗组显效22例,有效2例,总有效率100.0%。对照组,显效6例,有效2例,无效2例,总有效率80.0%。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中西医药联合外治黄水疮疗效显著,治愈率高,病程短,复发率低。

    【关键词】 黄水疮; 外治; 中西医药联合

    中图分类号 R753文献标识码 B文章编号 1674-6805(2012)29-0107-02

    脓疱疮是一种最常见的化脓性球菌感染所致的传染性皮肤病,是儿科常见皮肤病。明申斗堩《外科启玄》说:“黄水疱,一名滴脓疮,疱水到处即成疮。黄水疮是手太阴肺经受暑热湿蒸之气所生,肺主皮毛,故遍身燎浆白疱,疼之难忍,皮破赤红”。笔者自制黄水疮油剂与西医结合外治脓疱疮,与单纯西医外治脓疱疮进行对照,现报告如下。
, http://www.100md.com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05年4月-2010年10月笔者所在医院门诊收治的34例脓疱疮患者,运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两组,治疗组24例,男17例,女7例;年龄2~13岁,病程5 d~1个月。对照组10例,男5例,女5例,年龄4~15岁,病程7~35 d。两组患者年龄、性别、病程等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

    治疗组用1∶2000黄连素液或1∶5000高锰酸钾溶液清洗破损皮肤,清洁后取利福平涂抹于创面,然后将自制黄水疮油剂涂抹在上面,每日早、中、晚3次。对照组同样用1∶2000黄连素液或1∶5000高锰酸钾溶液清洗破损皮肤,清洁后将利福平置于创面,涂抹氧化锌软膏,每日早、中、晚3次。利福平的配制方法:取利福平胶囊数粒(每粒150 mg),除去胶囊外壳,取利福平粉置无菌干燥瓶中备用。黄水疮油剂的配置方法:将五倍子、青黛、黄柏各10 g研成粉末,用植物调匀置瓶中备用。
, 百拇医药
    1.3 疗效判定标准

    显效:经治疗7 d后浓液干燥、结痂,无渗出物并愈合;有效:连续治疗7 d后脓疱消失并结痂,有少量渗出物;无效:用药7 d后创面不愈合,周围甚至有新的脓疱出现。总有效=显效+有效。

    1.4 统计学处理

    所得数据采用SPSS 13.0统计学软件进行处理,计数资料采用 字2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治疗组显效22例(91.7%),有效2例(8.3%),无效0例,总有效率100.0%;对照组显效6例(60.0%),有效2例(20.0%),无效2例(20.0%),总有效率80.0%,两组总有效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3 讨论
, http://www.100md.com
    脓疱疮主要为凝固酶阳性金葡菌,其次为乙性溶血性链球菌,少数为凝固酶阳性白色葡萄球菌,葡萄球菌与链球菌混合感染者亦不少见。某些外界环境如温度较高、出汗较多和皮肤有浸渍现象时,细菌易在皮肤上繁殖。患者瘙痒性皮肤病,如患痱子、虫咬皮炎、湿疹时皮肤屏障作用可被破坏,从而易导致致病菌侵入而发生本病。笔者所在医院门诊收治的患者,大多属寻常性脓疱疮,为金葡菌与溶血性链球菌混合感染,传染性强,因此,在治疗过程中一定要注意切断传播途径,防止病情进一步扩散。这就是笔者在文中提到的西药局部治疗和中药外治法的关键。

    脓疱疮其特征为红斑、丘疹或水疱,迅速变成脓疱,破溃后易成脓痂,接触传染,蔓延迅速,可在儿童中流行。好发颜面部、颈、四肢等暴露部位[1]。瘙痒、重症患者可伴有高热、淋巴结肿大或引起败血症,病程多为1~2周,甚至更长,约1~2个月。如治疗不当或治疗不及时,易向周围蔓延或传染他人,炎症不断加剧,脓疮破溃,向下破坏深部组织,形成小溃疡,脱痂后留有疤痕及色素沉着,可并发淋巴管炎,淋巴结炎和肾小球肾炎。西医局部治疗以杀菌、消炎、止痒、干燥为原则;中医外治法以清热、利湿、解毒、凉血、收敛为基础。
, 百拇医药
    治疗组所应用的1∶2000黄连素溶液或1∶5000高锰酸钾溶液,具有清洁止痒、收敛消肿、清热解毒的作用,适用于急性皮肤渗出期。自制黄水疮油剂具有保护润滑、解毒收敛、止痒生肌作用,用于急性皮肤病中有少量渗液、糜烂损害者。根据外用药物治疗原则,在急性炎症渗出期,用1∶50000的高锰酸钾溶液清洁皮肤,然后用1∶2000的黄连素溶液湿敷,仅有红斑、丘疹、水疱选用利福平粉剂,亚急性期,糜烂渗出减少,有结痂时,选用黄水疮油剂。同时笔者还根据年龄和性别及糜烂部位,配置药物浓度,从低浓度、小面积、小剂量开始试用,如无不良反应,再逐步扩大面积、提高浓度。慢性顽固性脓疱疮可用浓度高的溶液。试用过程中,如有过敏现象发生,应立即停药,做相应处理,或降低用药浓度。

    对照组仅采用单纯西医外治法,治疗同上,在糜烂渗出或浓液结痂时,外用氧化锌软膏。

    因局部治疗适用于大多数病例,能有效预防病情进一步扩散和蔓延。脓疱疮多发生于儿童,夏秋季节,气候炎热,湿热交蒸,暑湿热海客于肌肤,以致气机不畅,汗液疏泄障碍,湿热毒邪壅遏,熏蒸肌肤而成;湿热邪毒久羁,且相互传染,可反复发作。好发于面部及四肢等暴露部位,易造成托幼机构和幼儿园及家庭流行,治疗不当,能引起并发症[2]。传统治疗方法治愈率低,患者病程长,治愈后易于复发,临床疗效不尽如人意[3]。笔者所在医院在此基础上,利用中西医药作用和特点,对症局部治疗,疗效满意。因利福平对革兰阳性和阴性菌均有较强抗菌作用,笔者自制的黄水疮油剂有清热、利湿、解毒、凉血作用。五倍子有收敛、抑菌、杀菌;青黛、黄柏有清热、燥湿解毒、凉血作用,且自制黄水疮油剂既能治其表又能治其本,有效防止复发,两药联合应用有协同作用。单纯西医治疗本病,大量抗生素的应用易导致菌群失调,易造成本病加重。而笔者所用中药能从根本上解决这一问题。本治疗方法将药物直接与疮面接触,药效可直达病灶,直接杀菌,且该治疗方法所用五倍子含有大量鞣酸,对蛋白有凝固沉淀作用,与皮肤、黏膜溃疡接触后,其组织蛋白被凝固形成一层被膜,因而起收敛干燥作用[4-5],可保护创面免于细菌再次侵入。两者合用体外给药,药物不经体内血液循环,对患儿无毒副作用,见效快,治愈率高,有用药简单、疗效确切、经济方便等优点。
, http://www.100md.com
    参考文献

    [1] 郭洪昌.呋黄散治疗小儿脓疱疮26例[J].中医外科杂志,2006,16(6):93-94.

    [2] 丛岭,许永喜.治疗黄水疮小验方法[J].护理研究(上旬版),2005,9(13):49-50.

    [3] 郭田秀,郭清风.马齿苋方治疗黄水疮[J].中国民间疗法,2004,12(7):106-107.

    [4] 陈金龙,郭建中,杜国平.青黛散治疗黄水疮151例[J].中国民间疗法,2010,18(6):87-88.

    [5] 翟幸.化脓洗剂治疗黄水疮238例[J].中国临床医生杂志,2009,37(9):155-156.

    (收稿日期:2012-07-04) (编辑:田烨), http://www.100md.com(张桂霞 孙有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