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医疗版 > 疾病专题 > 消化内科 > 其它 > 黄疸
编号:13742898
胆囊切除术后早期出现黄疸原因分析与处理方法
http://www.100md.com 2012年11月15日 《中外医学研究》 201232
     【摘要】 目的:探究胆囊切除术早期黄疸产生的原因和治疗方法。方法:选择2009年3月-2012年3月在笔者所在医院进行胆囊切除手术的120例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全面的回顾分析。结果:120例胆囊切除手术患者中有30例存在早期黄疸现象,占总人数的25%。有16例胆管结石残留,有3例胆漏,有2例胆管损伤,有9例内科黄疸。采用保守治疗的有21例,采用再手术治疗的有9例。经过治疗得到治愈。结论:导致胆囊切除手术早期出现黄疸的原因有很多,早期预防和治疗可以有效降低黄疸发生率。

    【关键词】 胆囊切除手术; 黄疸原因; 处理方法

    中图分类号 R575.6 文献标识码 B 文章编号 1674-6805(2012)32-0122-02

    胆囊切除手术具有伤害性小、治疗效果明显、治疗时间短等特点,被广泛运用于临床医学治疗中。但是胆囊切除术后,却存在黄疸并发症,这种并发症状在临床上并不常见[1]。笔者总结自身的工作经验,分析黄疸产生原因,并提出治疗黄疸有效方法。希望对黄疸的治疗研究起到一定的借鉴作用。
, http://www.100md.com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择2009年3月-2012年3月在笔者所在医院进行胆囊切除手术的120例患者中存在黄疸并发症的30例患者作为本次研究对象。年龄25~74岁,平均年龄为45岁。30例有男16例,女14例。21行腹腔镜胆囊切除手术,9例行开腹胆囊切除手术。30例早期黄疸患者在进行胆囊切除手术后72 h内出现黄疸并发症,通过实验室检测结果显示30例患者的胆红素有明显上升的现象。早期黄疸患者的临床多表现为发热、寒战、室颤、胆管扩张及腹膜炎等。

    1.2 方法

    1.2.1 检查方法 (1)实验室检查:患者肝功能状况是最能反映黄疸现象的,所以胆囊切除手术后早期黄疸患者都要进行肝功能的检查,为早期黄疸患者着的治疗提供重要的依据。观察患者肝脏酶和尿胆红素的变化情况,可以判断出内科黄疸和外科黄疸。(2)B超、ERCP及CT检查:通过B超、ERCP及CT可以观察黄疸患者的胆管是否存在扩张的现象,还可以准确判断出残留结石所在位置,对胆囊切除手术早期黄疸患者的治疗起着重要的作用。ERCP即经内镜逆行胰胆管造影术,是最常用的检查方法。它能清楚的观察到十二指肠乳头和手术切口周围发生病变的活检组织,并将胆管的状况通过造影的方式清楚呈现出来。同时ERCP还有很好的临床应用价值,可以对残留胆结石、胆管损伤等进行有效的治疗,减少再次手术对患者的伤害。
, 百拇医药
    1.2.2 治疗方法 (1)保守治疗:主要采用药物治疗的方法。药物治疗直到胆红素恢复到正常状态。(2)手术治疗:手术治疗又可分为开腹手术、ERCP取石、T管引流等。手术治疗是在黄疸患者在经过保守治疗后黄疸症状得到缓解,但是结石很难排除,必须进行手术取石。

    2 结果

    本组研究中,有11例行实验室检查,有4例行B超检查,有6例行CT检查,有9例行ERCP检查。通过检查发现引起黄疸的主要临床表现,有16例胆管结石残留,有3例胆漏,有2例胆管损伤,有9例内科黄疸。本次实验中有21例采用保守治疗,有9例采用再次手术治疗。其中有3例行开腹手术,4例行ERCP取石,2例行T管引流。30例胆囊切除手术早期黄疸患者经过治疗后病情得到好转,全部治愈出院。

    3 讨论

    经过检查发现,导致胆囊切除手术后早期黄疸症状的主要表现包括胆管结石残留、胆破漏、胆管损伤、内科黄疸等。其中胆管结石残留有16例,占总人数的53.3%。胆囊切除手术后早期黄疸产生的原因主要有胆管结石漏诊、手术操作不当、疾病干扰等。具体如下。
, 百拇医药
    3.1 胆管结石漏诊

    30例胆囊切除术患者中,在手术前没有进行全面的检查,或者医务人员没有尽职尽责,导致胆管结石的漏诊。胆囊结石虽然得到切除,但是胆管结石的残留,是造成黄疸症状的主要原因之一。

    3.2 手术操作不当

    手术操作不当造成胆管损伤或者胆漏等症状。手术过程中由于医务人员不能熟练掌握手术的正确操作技术,导致电刀、超声刀等导热设备对患者造成伤害[2]。还有就是钛夹夹闭胆管方式不正确、胆总管检查不清楚等原因同样对患者胆管造成损害,导致早期黄疸的产生。经过研究发现胆管损伤发生率正在逐年升高,究其原因可能是腹腔镜胆囊切术手术的普及,已经成为治疗胆囊结石的常规方法,但是由于医务人员没有经过有效的培训和考核,医务人员的实际操作水平有限,而对手术后的监护工作忽视,导致早期黄疸症状的发生。

    3.3 疾病干扰
, 百拇医药
    患者在进行胆囊切除手术前由于没有进行全面的检查,患者本身就患有肝脏疾病,导致早期黄疸的发生。主要疾病有肝脏急性、慢性肝炎急及肝硬化等[3]。肝脏急性肝炎常见于胆囊炎或者胆囊、胆囊穿孔中,临床表现为肝脏变得肿大、中毒症状明显、肝活检组织显现浸润性等。存在肝脏急性患者如果进行胆囊切除手术后会出现轻微的黄疸症状。慢性肝炎及肝硬化患者的肝组织具有耐受能力弱、敏感性强等特点,所以在进行胆囊切除手术时麻醉、手术创伤都可能对患者的肝脏功能造成很大的伤害,导致黄疸症状的产生。特别是同时存在慢性肝炎和肝硬化的患者切除手术难度大,所以手术出血量大、手术时间长,对患者肝脏造成很大的伤害,胆囊手术后72 h内出现黄疸症状。医务人员要时刻保持高度的责任心,对早期黄疸患者进行及时的确诊和治疗,减少黄疸的发生,帮助患者恢复健康。

    早期黄疸患者的治疗主要以及时确诊、早期预防、有效治疗为主。可以通过实验室、B超、ERCP或者CT进行检查,提高黄疸患者的确诊率,避免误诊漏诊,延误患者治疗时间。手术前的预防,患者在进行胆囊切除手术前要进行肝脏功能的检查,如果发现有肝脏疾病的患者手术时要特别注意,避免胆管结石的漏诊现象的出现,保证胆囊切除术的顺利进行。医务人员要保持高度的责任心,熟练掌握手术的操作技术,做好麻醉和胆囊切除工作,避免手术对胆管的伤害及胆漏现象的出现,导致黄疸症状的发生[4]。手术后对胆囊切除手术患者进行严密的监控,观察手术患者的生命体征和病情变化。如果发现患者出现黄疸现象,要及时查明黄疸产生的原因,并进行有效的治疗,帮助患者恢复健康。根据不同程度的黄疸症状,采用不同的治疗方法。对于轻度的黄疸症状可以采用保守的治疗方法,主要是药物治疗为主,对于重度的黄疸症状患者,在经过保守治疗效果不明显的情况下,进行再次手术,主要有开腹手术、ERCP取石、T管引流等,切除残留在胆管的结石,消除黄疸症状。本组实验中,有21例采用保守治疗,有9例采用再次手术治疗。其中有3例行开腹手术,4例行ERCP取石,2例行T管引流。黄疸患者经过治疗后病情得到好转,全部治愈出院。
, http://www.100md.com
    总之,医务人员要时刻保持高度的责任心,提高对黄疸患者的确诊率,查明黄疸产生的原因,并依据患者黄疸症状的程度采取不同的治疗方法。以术前预防为主,减少胆囊切除手术对患者肝脏的损害,降低黄疸发生率,帮助患者恢复健康。

    参考文献

    [1]张永祥.胆囊切除术后黄疸的治疗分析[J].中国社区医师(医学专业),2011,13(15):83.

    [2]张玉贵.胆囊切除术后的并发症探讨[J].中国社区医师(医学专业),2011,13(12):149-150.

    [3]蒋益舟,赵永恒,董云.腹腔镜胆囊切除术后非损伤性黄疸原因及防治[J].中国医学工程,2010,8(1):46-47.

    [4]张晓周,王鹏.腹腔镜胆囊切除(LC)术后黄疸原因分析及防治[J].医学研究与教育,2009,2(2):27-28.

    (收稿日期:2012-08-02) (编辑:王春芸), http://www.100md.com(熊勇)


    参见:首页 > 医疗版 > 疾病专题 > 消化内科 > 其它 > 黄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