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医学版 > 医学知识 > 免疫系统 > 白细胞
编号:13741468
全自动血细胞分析仪白细胞分类与人工涂片镜检的比较分析
http://www.100md.com 2012年12月15日 《中外医学研究》 201235
     【摘要】 目的:应用全自动血细胞分析仪和人工涂片法对于白细胞的分类进行研究,对其结果进行比较。方法:对250名正常受试者的血样分别采用全自动血细胞分析仪及人工涂片的方法进行检测。结果:应用全血细胞分析仪对250份血样进行检测,其中有189份为白细胞分类阴性结果,有61份为白细胞分类阳性结果;其中对于189份阴性结果进行人工涂片,其符合率为100%,对61例阳性结果进行人工涂片,其符合率为83.6%。对中性粒细胞分类两种方法的相关系数为0.85,对中性粒细胞两者的相关性为0.82,相关性较好;但对于中间细胞的分类两种方法的相关性较差(r=0.12,P<0.05)。结论:全血细胞分析仪对白细胞分类效果较好,其操作简单、迅速,结果较为准确,但是仍然不能完全代替人工涂片的方法。

    【关键词】 全自动血细胞分析仪; 人工涂片; 白细胞分类

    中图分类号 R446 文献标识码 B 文章编号 1674-6805(2012)35-0043-01
, 百拇医药
    人工涂片应用显微镜对血细胞进行观察的方法,此方法结果准确可靠,但是耗费人力和物力[1]。随着医学技术的不断发展,全自动血细胞分析仪也得到了很大的发展,其操作简单、迅速。本文主要比较全自动血细胞分析仪白细胞分类与人工涂片镜检的结果,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本次研究对象为2010年10月-2011年10月在笔者所在医院进行血常规检查的250名正常受试者,男132例,女118例,年龄在14~67岁,平均年龄为(42.9±2.6)岁,所有受试者排除了严重的血液系统疾病及感染性疾病,抽取其末梢血30 μl,放入含有EDTA的抗凝管中,轻轻混匀,备用。

    1.2 仪器及试剂

    1.2.1 仪器 全自动血细胞分析仪mythic22及光学显微镜。
, 百拇医药
    1.2.2 试剂 试剂主要是与全自动血细胞分析仪相配套,包括有溶血剂、抗凝剂、清洁液及稀释液。

    1.3 方法

    对同一受试者的血液样本进行两次检测,分别采用全自动血细胞分析仪和人工涂片进行分析。

    1.3.1 全自动血细胞分析仪 首先对仪器进行校准,应用标准微球将仪器调整至最好的测定状态,对标准品及质控品进行检测,待仪器标准化完成后,开始检测样本,操作过程按照说明书进行。

    1.3.2 人工涂片法 首先对受试者的血样进行制片,用瑞氏染料进行染色,在油镜下对血样本进行观察,在血片的体尾交界处对200个白细胞进行分类[2]。

    1.4 统计学处理

    应用统计软件SPSS 13.0进行分析,计数资料采用 字2检验;对两种方法的相关性,采用Pearson直线相关法进行分析;P<0.05表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 百拇医药
    2 结果

    2.1 全血细胞分析仪和人工涂片两种方法符合率比较

    应用全血细胞分析仪对250份血样进行检测,其中有189份为白细胞分类阴性结果,有61份为白细胞分类阳性结果;其中对189份阴性结果进行人工涂片,其符合率为100%,对61例阳性结果进行人工涂片,其符合率为83.6%(51/61)。

    2.2 全血细胞分析仪和人工涂片两种方法的相关性分析

    全血细胞分析仪检测淋巴细胞阳性率为21.60%(54/250),人工涂片阳性率为22.80%(57/250)。全血细胞分析仪检测中性粒细胞阳性率为19.60%(49/250),人工涂片阳性率为21.20%(53/250)。全血细胞分析仪法及人工涂片法两种方法对中性粒细胞及淋巴细胞的分类结果基本一致,相关性结果:对中性粒细胞分类两种方法的相关系数为0.85,对中性粒细胞两者的相关性为0.82,相关性较好;但对于中间细胞的分类两种方法的相关性较差(r=0.12,P<0.05)。
, 百拇医药
    3 讨论

    临床上对白细胞进行准确地分类,根据各类细胞的变化,很好地反映机体的生理状态,本文主要探讨全自动血细胞分析仪和人工涂片法对白细胞进行分类。全自动血细胞分析仪是一种自动化的对血细胞进行分析的仪器,其操作简单、快速,性能较高,能够降低医务人员的工作量,提高了工作效率,但是其还是不能够完全代替人工涂片。本研究对250份血样进行检测,其结果显示:全自动血细胞分析仪能够对正常的白细胞进行分类,能够提示白细胞的异常状态,对于异性淋巴细胞等也具有一定的提示作用,但是并不能完全取代人工涂片,仅仅可以作为一种对白细胞进行筛检的手段[2]。本研究中对两种方法的相关性进行研究,其结果显示:中性粒细胞和淋巴细胞的相关性较高,而对中间细胞的相关性较差,结果提示全自动血细胞分析仪对中间细胞的分辨能力较差,不像人工涂片那样,并不能对细胞的染色、细胞核的形态及细胞质的着色情况等进行分析。

    综上所述,全血细胞分析仪对白细胞分类效果较好,其操作简单、迅速,结果较为准确,但是仍然不能完全代替人工涂片的方法,在临床上要根据实际检验的要求,合理选择方法,将两者结合应用。

    参考文献

    [1] 张红,张环生,尤崇革.血细胞分析仪白细胞分类与光学显微镜分类的比较[J].齐鲁医学检验,2004,15(1):234-236.

    [2] 熊立凡,李树仁.临床检验基础[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4:21-51.

    (收稿日期:2012-08-13) (编辑:王春芸), 百拇医药(秦江萍)


    参见:首页 > 医学版 > 医学知识 > 免疫系统 > 白细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