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医疗版 > 症状 > C > 抽搐
编号:13741507
护理干预69例高热惊厥患儿的疗效观察
http://www.100md.com 2012年12月15日 《中外医学研究》 201235
     【摘要】 目的:探究临床护理干预对高热惊厥患儿的影响。方法:回顾笔者所在医院69例高热惊厥患儿的临床资料,对临床护理措施进行分析总结。结果:本研究69例高热惊厥患儿无一例死亡或脑水肿迹象,12 h内止痉退热成功61例(88.40%),24 h内全部患儿止痉退热后留院观察,一周内无一例复发。结论:通过呼吸道护理、控制惊厥护理、降温护理、吸氧护理等一系列护理措施,改善了高热惊厥患儿的高热和惊厥等症状,提高了治愈率,在提高患儿生存质量和改善预后方面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关键词】 护理干预; 高热惊厥; 小儿疾病

    中图分类号 R473.72 文献标识码 B 文章编号 1674-6805(2012)35-0094-01

    作为儿科常见的一种急危重疾病,高热惊厥具有起病急、发展快、病情重等临床特点,严重危及患儿的生命健康,其发病原因可能与患儿中枢神经以外感染有关[1]。本研究回顾笔者所在医院69例高热惊厥患儿的临床资料,对临床护理措施进行分析总结,现报道如下。
, 百拇医药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研究对象为笔者所在科室2011年5月-2012年5月以高热惊厥收住入院的69例患儿,经临床症状、体征和实验室检查确诊,符合《实用儿科诊疗规范》中高热惊厥的诊断标准[2],其中男37例,女32例,年龄5~72个月,平均(42.3±9.7)个月;体质量3.5~23.4 kg,平均(12.9±3.5)kg;入院腋温38.5 ℃~40 ℃,平均(38.3±0.5)℃;经呼吸道感染49例,肠道感染13例,麻疹3例,流行性腮腺炎4例。

    1.2 护理方法

    1.2.1 呼吸道护理 高热惊厥患儿入院后,护理人员嘱患儿平卧,头偏向一侧或采用右侧卧位,立即解开患儿衣扣及裤带。注意保持室内温度,同时将裹有纱布的压舌板置于患儿口腔内,以防患儿因呼吸困难咬破舌唇,引起窒息。必要情况下,护理人员使用负压吸痰器轻柔置于患儿的咽喉部,控制仪器运行速度,吸取患儿咽喉部分泌物,保持患儿呼吸通畅[3]。
, 百拇医药
    1.2.2 控制惊厥护理 患儿出现惊厥时,护理人员立即采取抢救措施,包括针刺人中、百会、十宣、合谷、涌泉等穴。同时给予静脉注射或肌肉注射剂量为0.1~0.3 mg/kg地西泮等药物止惊,注意给药速度小于1 mg/min,使用后能在几分钟内迅速控制抽搐,最适用于急救。此外,还可采用10%的水合氯醛保留灌肠。药物止惊避免频繁用药或连续使用一类药物以防止患儿出现中毒情况。

    1.2.3 降温护理 因患儿由于高热突发抽搐等病症,降低患儿的体温为抢救过程中的关键所在。通常为患儿采用温水或30%~40%的乙醇溶液擦身,注意患儿保暖;采用冰袋置于患儿的颈部两侧、腋下部位等物理降温方式降温;必要情况下遵医嘱肌肉注射阿司匹林等采用化学方式降温。

    1.2.4 吸氧护理 因患儿在突发惊厥后,氧的需求量明显增高,及时给予吸氧护理对抢救和预后尤其重要。保持呼吸道畅通后,及时给予患儿高浓度低流量的吸氧,从而提高患儿血氧浓度,以免患儿由于缺氧而产生缺氧性脑损伤。若出现窒息等紧急情况,应立即采取口对口人工呼吸。
, 百拇医药
    2 结果

    经积极的抢救和护理干预后,本研究69例高热惊厥患儿无一例死亡或脑水肿迹象,12 h内止痉退热成功61例(88.40%),24 h内全部患儿止痉退热后留院观察,一周内无一例复发。

    3 讨论

    高热惊厥是儿科常见的急危重疾病,严重危害了患儿的生命健康。儿童因神经系统未发育完善,当出现高热情况后,可不同程度的损伤脑细胞,使脑组织处于缺血或缺氧状态,抽搐时间越长,造成脑损伤的情况越严重,甚至可引起癫痫及智力低下等严重后果。因此,迅速控制惊厥和高热可大幅度降低患儿因高热突厥产生的一系列神经系统后遗症[4],对患儿的抢救和预后尤其重要。因患儿在高热惊厥过程中,容易因咽部异物,导致患儿呼吸不顺畅,需正确安置患儿的体位,使用压舌板,以免患儿发生窒息。正确掌握针刺止惊及药物止惊的使用方法,药物剂量需遵医嘱,以免使患儿发生药物中毒等临床不良反应。保证患儿所处环境的卫生,以免发生医源性的交叉感染;及时有效的观察病情,将医生所需数据记录在册,为今后的临床治疗提供有效的理论依据。本研究69例高热惊厥患儿经积极的抢救和护理干预后,12 h内止痉退热成功61例(88.40%),24 h内全部患儿止痉退热后留院观察,一周内无一例复发。
, 百拇医药
    综上所述,通过呼吸道护理、控制惊厥护理、降温护理、吸氧护理等一系列护理措施,改善了高热惊厥患儿的高热和惊厥等症状,提高了治愈率,在提高患儿生存质量和改善预后方面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参考文献

    [1]姜彦春.小儿高热惊厥护理体会[J].哈尔滨医药,2009,29(3):78.

    [2]陈吉庆,吴升华.实用儿科诊疗规范[M].南京:江苏科学出版社,2002,8(9):180-187.

    [3]王俊艳,孙照静,王秋婷,等.小儿高热惊厥的急诊救治与护理体会[J].中国误诊学杂志,2009,9(5):1082-1083.

    [4]全姬淑,刘燕,于佳.小儿高热惊厥的护理体会[J].中国医药导报,2008,5(14):159.

    (收稿日期:2012-08-21) (编辑:王曼), http://www.100md.com(赵俊琢 秦利格)


    参见:首页 > 医疗版 > 症状 > C > 抽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