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期刊 > 《中外医学研究》 > 201236
编号:13741332
数字X线成像与全数字化乳腺X线摄影对乳腺炎性疾病的诊断运用探究
http://www.100md.com 2012年12月25日 《中外医学研究》 201236
     【摘要】 目的:探究数字X线成像与全数字化乳腺X线摄影对乳腺炎性疾病的诊断运用。方法:选择2003-2010年笔者所在医院接诊的进行乳腺炎性疾病检查的患者400例,随机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两组,各200例。对照组采用乳腺炎性疾病数字X线成像进行检查,试验组采用全数字化乳腺X线摄影进行检查。结合术前检查资料,分析数字X线成像与全数字化乳腺X线摄影对乳腺炎性疾病的诊断敏感度、特异度和准确度。结果:进行全数字化乳腺X线摄影检查的试验组对乳腺炎性疾病的诊断敏感度、特异度、准确度及对乳腺癌的检出率均明显高于进行数字X线成像检查的对照组(P<0.05)。结论:全数字化乳腺X线摄影操作简便,敏感度、特异度和准确度高,对乳腺炎性疾病的诊断效果优于数字X线成像检查。

    【关键词】 数字X线成像; 全数字化乳腺X线摄影; 乳腺炎性疾病

    中图分类号 R814 文献标识码 B 文章编号 1674-6805(2012)36-0048-01
, 百拇医药
    乳腺炎性疾病在临床中十分常见,是由于细菌参与引发的乳腺发生急性或慢性炎症疾病。对于乳腺炎性疾病的诊断,目前临床中常采用乳腺X线数字摄影的多种方法进行检查,均有显著性效果。笔者所在医院回顾性分析了400例患者的乳腺炎性疾病检查过程,对数字X线成像与全数字化乳腺X线摄影对乳腺炎性疾病的诊断进行比较,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来笔者所在医院进行检查的400例患者,经各项诊断已经确诊为乳腺炎性疾病。试验组200例,其中男2例,女198例,年龄21~83岁,平均(36.2±2.2)岁;对照组200例,其中男1例,女199例,年龄25~88岁,平均(35.9±3.2)岁。两组患者年龄、性别及病情状况等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有可比性。

    1.2 方法
, http://www.100md.com
    试验组采用美国GE Senogr aphe DS乳腺机进行全数字化乳腺摄影,对患者双侧乳头尾位及内外斜位进行全数字化摄影。应用机器自带的参数自动设置系统,乳房压迫板压力设定在12~15牛顿,再根据乳腺的密度、厚度,对阳极靶面(钼靶或铑靶)、X线曝光条件(kV和mAs)进行自动转换,并将仪器所摄取的图像,交给专业技术人员进行浏览,满意后转入医生工作站。医生在工作站通过对给出的标准化数字化图像的观察,在高分辨竖屏显示器上调节亮度、对比度以对乳腺实质、脂肪层、皮肤等部位进行清晰显示,并利用工作站放大镜技术对乳腺细微结构加以观察。

    对照组采用国产JB 203 E型钼靶乳腺机进行数字X线成像,采用仪器的自动曝光条件,同样对患者的双侧乳头尾位及内外斜位进行摄像。最终由技术师冲洗出照片并进行效果评价。

    1.3 观察指标

    参照两组患者进行检查的病理结果,对两组检查的敏感度、特异度和准确度进行比较分析。
, http://www.100md.com
    1.4 统计学处理

    选择SPSS 13.0进行数据统计,计量资料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采用 字2检验,当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试验组对乳腺炎性疾病的诊断敏感度、特异度、准确度及对乳腺癌的检出率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3 讨论

    乳腺病是女性中常见的一种严重危害女性身心健康的疾病。主要包括:乳腺炎、乳腺囊肿、乳腺增生、乳腺纤维瘤、乳腺癌等。对于乳腺性疾病的诊断,必须及时有效,否则,会严重危害患者健康,甚至发生生命危险。随着医疗卫生技术手段的发展,对于乳腺炎性疾病的诊断,已经有许多技术手段,滕妍等[3]在对乳腺炎性疾病诊断的研究中发现,全数字化乳腺X线摄影检查可有效提高该病的诊断,具有较高的临床诊断价值。此外,也有学者研究发现,目前临床中常用的数字化X线成像技术,可在临床的各个方面发挥重要作用[4]。全数字化乳腺X线摄影具有实时成像、图像清晰的特点,使得患者体位设计最优化,可获得高质量的检查图像。
, 百拇医药
    本研究显示,试验组对乳腺炎性疾病的诊断敏感度、特异度、准确度及对乳腺癌检出率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综上所述,全数字化乳腺X线摄影操作简便,敏感度、特异度和准确度高,值得临床上加以推广应用。

    参考文献

    [1]刘双格,续哲莉.人类乳腺炎性疾病细菌学研究[J].医学综述,2011,17(20):3111-3114.

    [2]王德信,黄希颖.乳腺X线数字摄影方法的探讨[J].中国民康医学,2011,23(16):2059.

    [3]滕妍,曹满瑞,赵弘,等.全数字化乳腺X线摄影对乳腺炎性疾病的诊断价值[J].放射学实践,2012,27(2):167-169.

    [4]张振国,徐崇强.数字化X线成像在临床中的应用[J].中国医学工程,2011,19(12):113-115.

    [5]杨雪琴.全数字化乳腺X线摄影与优化体位设计的应用价值[J].吉林医学,2011,32(11):2107-2109., http://www.100md.com(孙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