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期刊 > 《中外医学研究》 > 201236
编号:13741348
护理干预对糖尿病遵医行为的影响
http://www.100md.com 2012年12月25日 《中外医学研究》 201236
     【摘要】 目的:提高患者遵医率,寻求有效的护理干预措施。方法:对86例糖尿病患者进行分组研究。结果:干预组患者遵医行为均高于对照组,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有效的护理干预能提高患者遵医率,从而有效地控制患者的血糖。

    【关键词】 护理干预; 糖尿病; 遵医行为

    中图分类号 R47 文献标识码 B 文章编号 1674-6805(2012)36-0070-01

    遵医行为即患者对于医务人员医疗行为的认同与执行,是患者就医行为中重要的组成部分。糖尿病(DM)是一种典型的慢性终身性疾病,为实现治疗过程中对病情的全面有效控制,不仅需要医生的正确诊断和合理治疗,更需要患者具有良好的遵医行为[1]。为提高患者遵医率,寻求有效的护理干预措施,笔者对所在医院的86例患者进行了分组研究,现将结果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 http://www.100md.com
    1.1 一般资料

    以笔者所在医院2010年1月-2011年12月收治的86例糖尿病患者为研究对象,均符合WHO诊断标准。男46例,女40例,年龄36~76岁,平均(50.32±5.38)岁。将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干预组43例,对照组43例。两组患者性别、年龄、生化检查(血糖、血脂、肝肾功能、电解质)、病情、病程及治疗情况等资料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

    两组患者住院期间均接受了饮食疗法、药物疗法、按时检查、自我监测、运动疗法等健教护士的健康教育。出院时护士均以书面形式告知患者,患者均表示已接受并掌握所指导的内容。

    1.2.1 对照组 患者出院后不施加任何护理干预措施。

    1.2.2 干预组 干预内容:对患者出院后在饮食控制、监测血糖、服药、运动和生活等控制方面的遵医行为进行了解,并进行心理指导、药物指导,加强家庭支持,强化依从性。干预形式:(1)与患者保持电话联系,对患者的遵医情况进行不定时的询问,督导患者的遵医行为。(2)发放病情追踪卡,对患者的病情进行追踪,了解患者在控制疾病方面的遵医情况。(3)家庭访视,了解患者家庭情况,取得家庭成员的最大支持,为患者遵医提供家庭帮助。干预时间:建立患者个体资料档案。出院1周内开始对干预组患者进行护理干预。出院后1个月内每7天干预一次,出院后2个月开始每半个月进行一次护理干预,出院后3个月开始每个月干预一次。
, 百拇医药
    1.3 统计学处理

    所得数据采用统计学软件PEMS 3.1处理,计数资料采用 字2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护理干预后通过两组患者按时检查、饮食控制、药物疗法、自我监测、运动疗法等方面的遵医行为进行比较,结果如下:干预组分别为81%、93%、88%、86%和88%,对照组分别为60%、81%、77%、72%和70%。干预组患者遵医行为均高于对照组,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

    3 讨论

    糖尿病是严重危害人类健康的疾病。医生对患者诊治疾病的顺利、临床疗效以及康复的完整都与患者的遵医行为有着密切的关系。护理干预可以时时提醒和帮助患者遵医嘱,提高遵医率,提高治疗效果。通过本组患者护理干预措施的实施,护理干预对糖尿病遵医行为的影响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 http://www.100md.com
    3.1 通过心理指导护理干预,让患者认识到遵医行为的重要性

    因糖尿病的慢性、终身性特点,其对患者在生活、工作、家庭、经济方面造成的影响,使患者感到自我价值丧失,极易给患者带来消极情绪,产生沮丧、急躁的心理,导致患者不能严格的遵医、自觉遵医。因此,可通过心理指导护理干预措施,加强患者职业、文化程度、性格、经济状况等情况的了解,对其心理状态进行掌握,采取有效的沟通方式,疏导患者负面心理。同时,积极宣传糖尿病科学知识,增强患者对疾病的正确认识,对他们治病的误区和心理危机进行纠正。认识到按时检查、控制饮食、正规治疗等遵医行为对治疗疾病的重要性,帮助患者缓解和消除消极情绪,以乐观情绪积极配合治疗,提高遵医率[2]。

    3.2 通过加强家庭对患者的支持护理干预,帮助患者遵医

    家庭在帮助患者遵医方面发挥着重要的作用。因此,在护理干预中,可指导家庭成员认识患者遵医行为的重要性,使每一位家庭成员加强对患者遵医行为的监督,协助患者建立有规律的健康生活秩序。如:我国传统的家庭模式是一家几口人在一起就餐,并且多数没有分餐,家庭成员则应以患者的饮食护理为原则,帮助患者养成良好的饮食习惯。
, 百拇医药
    3.3 通过药物指导护理干预,提高患者遵医行为

    一些糖尿病患者对胰岛素制剂有种恐惧感,拒绝使用胰岛素制剂。护理干预中护理人员应向患者介绍口服降糖药及胰岛素治疗的适应证、副作用及注意事项等,加强患者对各类降糖药物作用、剂量、用法的了解,提高患者对药物作用的理解和认识。消除顾虑,积极坚持遵医治疗,控制血糖。

    参考文献

    [1]方巍.护理干预对糖尿病患者遵医行为的影响[J].中国医药导报,2010,9(12):34-35.

    [2]董彩梅.持续护理干预对2型糖尿病患者遵医行为的影响[J].当代护士(专科版),2008,9(17):39-40., 百拇医药(蔡爱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