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期刊 > 《中外医学研究》 > 2013年第6期
编号:13170863
内皮源性心血管活性物质与心血管疾病分析(1)
http://www.100md.com 2013年2月25日 《中外医学研究》 2013年第6期
     【摘要】 所谓的内皮源性心血管活性物质是指由心血管内皮细胞所分泌的一些对心肌收缩力、血脉张力及心率等存在显著影响的物质,其中包括一氧化氮(NO)、血管紧张素Ⅱ(AngⅡ)、内皮素(ET)、前列环素(PGI2)、腺苷等。一般来说,这些物质分别在某一个部分发挥作用,由此可知心脏所分泌的心血管活性物质对心血管疾病有着重要影响,就目前的研究数据及资料显示,心血管活性物质能在很大程度上调节心血管系统功能。本文对内皮源性心血管活性物质与心血管疾病间存在的密切联系进行简单分析综述,希望能给予相关工作一些借鉴。

    【关键词】 心血管疾病; 内皮源性心血管活性物质; 一氧化氮; 内皮素

    中图分类号 R714.2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4-6805(2013)6-0149-03

    内皮细胞可分泌的心血管活性物质有前列环素(PGI2)、腺苷、血管紧张素Ⅱ(AngⅡ)、内皮素(ET)、一氧化氮(NO)等,这些物质的分泌对机体健康运转有着重要影响。若这些物质中的某一种处于异常分泌状态,就会改变心肌收缩力、心脏前后所受压力、心率、冠脉灌注,这四大因素发生改变是引发诸如急性心肌梗死、高血压、心肌缺血、心力衰竭等多种心血管疾病的根本原因 ......
1 2 3下一页

您现在查看是摘要页,全文长 4383 字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