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期刊 > 《中外医学研究》 > 201416
编号:13677970
米非司酮治疗围绝经期功能失调性子宫出血疗效分析
http://www.100md.com 2014年6月5日 罗东林
第1页

    参见附件。

     【摘要】 目的:探讨米非司酮治疗围绝经期功能失调性子宫出血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笔者所在医院2011年6月-2012年6月确诊的98例围绝经期功能失调性子宫出血患者,给予口服米非司酮治疗,每次12.5 mg,1次/d,连续服用3个月,并分别于治疗前及治疗后抽血化验内分泌6项、血常规及B超探查子宫内膜的厚度变化。结果:治疗后98例患者总有效率为91.83%;治疗后血清内分泌6项FSH、LH、PRL、P、E2、T与治疗前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血红蛋白水平及B超检查子宫内膜厚度较治疗前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口服米非司酮治疗围绝经期功能失调性子宫出血效果良好、安全可靠,能够有效调整患者的月经周期,且服药方便,副反应小,值得临床大力推广应用。

    【关键词】 米非司酮; 围绝经期; 功能失调性子宫出血

    中图分类号 R711.52 文献标识码 B 文章编号 1674-6805(2014)16-0136-02

    围绝经期功能失调性子宫出血是简称围绝经期功血,多发生于45~60岁妇女中,其主要临床症状为非排卵性的子宫无规则出血,会造成患者存在不同程度的贫血[1]。围绝经期功能失调性子宫出血发生的主要原因是卵巢功能衰退,使其对促性腺激素的感应降低[2]。以往临床上采用刮宫、子宫内膜切除或激素治疗的手段进行治疗[3]。本文采用米非司酮治疗围绝经期功能失调性子宫出血,现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笔者所在医院2011年6月-2012年6月收治的围绝经期功能失调性子宫出血患者98例,所有患者均参考《妇产科学》(第6版)中关于围绝经期功能失调性子宫出血的临床诊断标准确诊[4]。患者年龄45~58岁,平均(46.9±1.3)岁。

    1.2 纳入及排除标准

    纳入标准:(1)患者在近半年内均未使用其他激素类药物进行治疗;(2)患者无米非司酮禁忌;(3)患者在进行米非司酮治疗前均进行常规诊断性刮宫证实其为单纯性子宫内膜增生;(4)患者签署知情同意书 ......

您现在查看是摘要介绍页,详见PDF附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