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期刊 > 《中外医学研究》 > 201416
编号:13677971
阿托伐他汀的药理作用分析与控制血脂水平的临床疗效研究
http://www.100md.com 2014年6月5日 杨亚群
第1页

    参见附件。

     【摘要】 目的:对阿托伐他汀的药理作用分析与控制血脂水平的临床疗效进行研究。方法:选取2010年7月-2013年7月笔者所在医院收治的冠心病高血脂患者100例,随机将所有患者分成对照组(n=50)与观察组(n=50),对照组采用辛伐他汀进行治疗,观察组采用阿托伐他汀治疗,将两组血脂水平作进一步对比。结果:治疗后在B型钠尿肽水平方面,与治疗前相比较,两组均有明显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总胆固醇、甘油三酯、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及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方面,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不良反应发生概率为4.00%,对照组为6.00%,两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于冠心病高血脂患者采用阿托伐他汀进行治疗,降血脂效果较好,能使临床症状得到明显改善,不易出现不良反应,安全有效,是临床治疗比较有效的药物,具有临床应用价值。

    【关键词】 阿托伐他汀; 冠心病; 高血脂; 辛伐他汀

    中图分类号 R541.4 文献标识码 B 文章编号 1674-6805(2014)16-0137-02

    在临床中,比较常见的慢性病就是冠心病,初期采用调节血脂药物能对血脂代谢紊乱情况进行纠正,能对冠心病起到逆转效果[1]。研究证实,他汀类药物能使血脂水平降低,对动脉硬化的进展起到阻止或者是延缓的作用,抗感染效果较好。本文主要对阿托伐他汀的药理作用分析与控制血脂水平的临床疗效进行研究,现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10年7月-2013年7月笔者所在医院收治的冠心病高血脂患者100例,将其随机分为对照组(n=50)与观察组(n=50),所有患者均签订知情同意书。对照组患者中,女性患者22例,男性患者28例,年龄44~78岁,平均为(53.36±12.45)岁,病程5个月~11年,平均(7.54±1.46)年。观察组患者中,有女性患者20例,男性患者30例,年龄46~75岁,平均(52.34±11.23)岁,病程5个月~10年,平均(7.23±1.21)年。将肝肾功能不全、对他汀类药物过敏情况的患者排除。诊断标准: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在0.91 mmol/L以下,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在3.36 mmol/L以上,甘油三酯在1.70 mmol/L以上,总胆固醇在5.72 mmol/L以上[2]。两组患者年龄、性别及病程等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 ......

您现在查看是摘要介绍页,详见PDF附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