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期刊 > 《中外医学研究》 > 201422
编号:13668091
剖宫产术中大出血的分析与预防措施
http://www.100md.com 2014年8月5日 黄鸣蔚
    参见附件。

     【摘要】 目的:分析剖宫产术中大出血预防措施,以改善大出血并发症。方法:收集2013年1月-2014年1月笔者所在医院收治的40例剖宫产术中大出血患者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剖宫产术中大出血患者的发病因素体现如下:子宫收缩乏力27例(67.50%)、胎盘因素18例(45.00%)、子宫收缩乏力合并胎盘因素7例(17.50%)、子宫切口延长2例(5.00%)。32例患者采取保守治疗,有效控制活动性出血;5例患者采取子宫动脉上支结扎术治疗,止血效果显著;3例患者危机大出血行子宫次全切除术。结论:剖宫产术中大出血因素多种多样,宫缩乏力及胎盘因素作为关键的病发因素。在临床处理中应该积极预防大出血的发病因素,积极避免和治疗可能导致宫缩乏力和胎盘异常的危险因素,以改善大出血并发症,改善患者预后情况。

    【关键词】 剖宫产; 术中大出血; 预防

    中图分类号 R719 文献标识码 B 文章编1674-6805(2014)22-0131-02

    随着现代医学技术不断进步及人们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剖宫产率保持逐年增长的趋势。由于剖宫产需要进行手术,因而具有一定的创伤性,在术中及术后容易出现各种并发症,甚至会对母婴的生命安全造成威胁。剖宫产术中大出血(出血量≥1000 ml)病例也呈上升趋势,剖宫产术是临床上产科最常用的处理难产的方法之一,随着剖宫产人数的增加,相应的手术并发症也随之增多,其中最常见且最严重的手术并发症是产后大出血,成为孕产妇死亡的主要原因之一。为了分析剖宫产术中大出血预防措施,2013年1月-2014年1月笔者所在医院对收治的40例剖宫产术中大出血患者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现将结果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收集笔者所在医院行剖宫产手术过程中大出血者患者40例,年龄21~46岁,平均年龄为(29.03±2.93)岁,孕周34~42周,平均孕周为(40.31±1.93)周。其中,有1次剖宫产史者2例,有剖宫产指征40例。

    1.2 方法

    40例产妇均采取子宫下段剖宫产术,32例患者采用硬膜外麻醉方式,8例危重产妇采用全麻方式;术中出血大于800 ml可作为剖宫产大出血的诊断标准,术中出血总量是指手术过程中所有手术材料的血量(如敷料、棉垫的血量)和术后清理的阴道积血量的总和。

    2 结果

    2.1 本组出血情况的统计

    本组32例术中出血量均>1000 ml,其中8例出血量>2000 ml,3例合并休克。其中32例行保守治疗如子宫按摩、应用宫缩剂、宫腔填塞纱布等方法止血 ......

您现在查看是摘要介绍页,详见PDF附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