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期刊 > 《中外医学研究》 > 201423
编号:13666483
破裂颅内动脉瘤介入治疗后早期持续腰大池引流应用体会(2)
http://www.100md.com 2014年8月15日 罗可 康东
第1页

    参见附件。

     3 讨论

    发生颅内动脉瘤的主要原因是脑内部分血管发生不正常改变,导致脑血管出现瘤状突起。脑血管破裂出血、动脉瘤压迫、动脉自身痉挛以及血栓都会引起颅内动脉瘤的发生[3]。血液会从破裂颅内动脉瘤中流入蛛网膜下腔内,出现头疼、呕吐等临床症状。同时,在蛛网膜下腔凝结的血块所释放的物质会引发脑血管痉挛,使患者出现严重的脑部缺氧、缺血状况,进而出现威胁患者生命安全的症状[4]。

    自发性蛛网膜下腔出血发病后常会引起脑血管痉挛等严重并发症,根据许多医生的临床经验总结可知,引起该种并发症的原因复杂,其中,由于蛛网膜下腔出血引发的脑脊液中的红细胞被溶解,致使氧合血红蛋白被释放是早起诱发脑血管痉挛的重要因素,被认为是促使脑血管痉挛的主要原因。因此,在研究出现脑血管痉挛的患者时,关注脑脊液中红细胞含量的变化可帮助医生准确快速的判断患者的病情。

    近几年来,很多国内外医生学者致力于研究如何有效预防脑血管痉挛。由于其机理复杂,临床常采用单纯的药物治疗。其中3 H治疗主要是通过增大脑内血流量、降低血液粘稠度从而改善微循环和保证有效脑灌注。但3 H治疗会诱发多种并发症,如出血性脑梗死、加重脑内水肿、引起脑内压升高以及肺部水肿和心力衰竭等。因此对于临床治疗有很大的限制,易穿过血脑屏障从而作用于脑血管上的钙通道阻滞剂尼莫地平,通过减低磷酸二酯酶含量等途径降低脑血管痉挛的发病率,得到了广大医生的认可;同时氮化物及其相关药品、内皮素受体拮抗剂及其抑制剂等药物在临床试验中证实可以有效预防脑血管痉挛。腰穿放脑脊液也是常用来预防脑血管痉挛的方法,皮腔搭建成形血管可有效治疗脑血管痉挛。脑血管痉挛的发生严重影响颅内动脉瘤破裂患者的康复,即使在患病早期实施夹闭术或栓塞术 ......

您现在查看是摘要介绍页,详见PDF附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