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期刊 > 《中外医学研究》 > 201423
编号:13666451
中医治疗慢性支气管炎肺气肿的临床疗效分析(2)
http://www.100md.com 2014年8月15日 池绍龙
第1页

    参见附件。

     1.5 统计学处理

    所得数据采用SPSS 14.0统计学软件进行处理,计量资料以均数±标准差(x±s)表示,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采用字2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临床疗效

    3 讨论

    当前,慢性支气管炎的发病原因尚未明确。该病发作初期,病变部位仅限制于细小气道,使肺顺应性降低,随着病情日益加重,大通气量也呈下降趋势,肺组织弹性随之减弱,进而提高肺总量中残气气量所占比例,使得患者出现气急、气促、气喘及气短等呼吸不畅问题,进而加重肺气肿程度,引起患者出现二氧化碳滞留、缺氧症状,最后导致其发生呼吸衰竭。传统中医理论将慢性支气管炎分为咳嗽、痰饮范畴,认为该病发生除外感风寒湿邪外,与人体肺、脾、肝、肾等脏类器官同样有密不可分之干系,是脏腑功能虚损、协调失稳,归属邪实正虚之证。至于慢性支气管炎肺气肿在中医理论中则属于“肺胀”范畴,其致病原因多为慢性支气管炎初期症状较弱,未引起患者足够关注,进而延误治疗时间所致。肺气肿主要有发作反复、久治难愈、病程时间长等临床表现,其病变部位以肺脏为主,同时也与肾脏、脾脏有关。肺气肿患者多有脾虚痰湿与正气亏虚之状[4] ......

您现在查看是摘要介绍页,详见PDF附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