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期刊 > 《中外医学研究》 > 201424
编号:13665614
刍议应用瑞舒伐他汀钙强化降脂治疗颈动脉粥样硬化的临床疗效(2)
http://www.100md.com 2014年8月25日 邬伟灵
第1页

    参见附件。

     治疗后4.34±0.861.31±0.481.89±0.611.51±1.16

    表2 两组治疗前后颈动脉斑块面积及CIMT比较

    组别时间斑块面积(cm2) CIMT(mm)

    对照组(n=50)治疗前12.45±0.77 1.56±0.43

    治疗后9.44±0.74 1.49±0.52

    研究组(n=50)治疗前11.21±1.111.52±0.40

    治疗后8.28±0.431.26±0.06

    3 讨论

    动脉粥样硬化的最主要诱发因素就是高血脂症,而且动脉内的斑块LDL和斑块的稳定性关系较为密切[4]。同时,较高的胆固醇除了导致动脉粥样硬化之外,还对血管造成一定的损伤,尤其是影响血管的舒张功能,从而加剧了高血压症状[5],有研究显示血清中TC(总胆固醇)水平和心脑血管病变有显著的相关性。而AS(动脉粥样硬化)又是心脑血管病变的重要危险因素,同时CIMT对于增加全身的AS发展具有标志作用。因为AS属于累及全身的动脉慢性病理改变,是心脑血管疾病亚临床的表现,尤其是颈动脉,更是AS多发部位,因此,检验颈动脉的AS,看成是检视全身AS的窗口[6]。另外,动脉粥样硬化具有较为复杂的形成原因,一般认为和脂质代谢的紊乱、氧自由基的作用发挥,和平滑肌细胞迁移或者炎症具有相关性。在上世纪90年代,曾有研究通过对大规模临床试验结果进行分析,显示他汀类药物调脂作用较为积极,所以对粥样硬块形成具有很大的延缓或者是阻止作用[7]。而研究中发现,瑞舒伐他汀不仅延缓斑块形成,还能逆转斑块。

    瑞舒伐他汀钙被认为是第三代的他汀类药物,其降脂的作用发挥主要是通过对肝脏羟甲基戊二酰的辅酶A还原酶实施竞争性抑制 ......

您现在查看是摘要介绍页,详见PDF附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