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期刊 > 《中外医学研究》 > 201425
编号:13662934
腹腔镜肠粘连松解术治疗粘连性肠梗阻的临床研究(2)
http://www.100md.com 2014年9月5日 林海鸥
第1页

    参见附件。

     1.3 统计学处理

    采用SPSS 16.0软件对所得数据进行统计分析,计量资料用均数±标准差(x±s)表示,比较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以率(%)表示,比较采用字2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患者围手术期相关指标比较

    试验组患者术中出血量、首次排气时间、进食时间及住院时间均明显少于对照组(P<0.05),但两组手术时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详见表1。

    2.2 两组患者术后不良反应及复发情况比较

    试验组50例患者手术均成功,中途无一例中转开腹,术后出现切口感染1例(2.00%),对照组术后出现切口感染

    8例(16.67%),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字2=4.6802,P<0.05);两组患者出院后均实行电话随访6~12个月,试验组2例(4.00%)肠梗阻症状再次出现,对照组5例(10.42%),两组复发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字2=0.7067,P>0.05)。

    3 讨论

    研究表明,粘连性肠梗阻的发病多与患者长期胃肠功能紊乱、暴饮暴食及突然改变体位有关,粘连性肠梗阻的形成多以肠管粘连成角或肠腔狭窄为发病基础[2-4],其次大量临床研究结果证实,粘连性肠梗阻的发病也与季节变化有密切的关系[5-7]。传统开腹粘连清除术治疗肠梗阻的疗效虽已得到临床医疗人员的广泛认可,但其术式决定了其有以下缺点:手术创口大;术中出血量多,特别是当粘连严重,需要在多处进行分离切断时,可能导致出血更多;开腹术后患者住院时间长、伤口疼痛、术后恢复缓慢 ......

您现在查看是摘要介绍页,详见PDF附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