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期刊 > 《中外医学研究》 > 201426
编号:13661995
五常法在科室区域分工管理中的应用效果评价(2)
http://www.100md.com 2014年9月15日 黄明丽 彭小燕
第1页

    参见附件。

     1.2 方法

    科室区域分工管理是指根据功能设置不同将病房划分为不同的管理区域:治疗室、换药室、药品区、仪器区、急救车、库房、护士站、更衣室、值班室、医生办公室等,实施专人管理,责任到人,考核到人[3]。对不同区域的“五常法”管理设定相应的审核标准和实施方案,将病房单元划分为不同的区域,实施专人管理。未实施“五常法”管理前,根据“五常法”的质量检查及评分标准找出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制订相应的“五常法”质量检查及评分标准。并对工作人员进行“五常法”的概念、内容、步骤、效用等进行培训。通过多媒体授课、现场指导等方法,让所有人掌握“五常法”的知识,树立“五常法”理论。实施“五常法”管理后,根据“五常法”质量检查和评分标准、住院患者满意度调查对病房单元进行评价,反馈实施的效果。“五常法”即常组织、常整顿、常清洁、常规范、常自律的管理模式。(1)常组织就是判断必需与非必需的物品并将必需物品的数量降低到最低程度,将非必需的物品清理掉。它的具体做法是对所在的科室进行全面检查、制定需要和不需要的评定标准、清除不需要的物品、调查需要物品的使用频率并根据物品的使用频率进行分层管理,以便下次使用时能正确找到所需物品,提高工作质量。(2)常整顿即将要用的东西依规定定位、定量、明确标示地摆放整齐。分为环境整顿、物品整顿、药品管理和心电监护仪、输液泵的管理,其具体做法是对可供放的场所和物架进行统筹,将物品在规划好的地方摆放整齐,标示所有的物品;向患者及其家属做好入院宣教,勿留太多物品在病房里,乱丢垃圾,严格遵守医院陪探视制度,尽量减少陪人、家属数目;统一药品标签:严格区分内服、外用、注射、高危等药品,定位放置等。(3)常清洁是指清除工作场所各区域的脏乱,保持环境、物品、仪器、设备处于清洁状态,防止污染的发生,保证取出的物品能正常使用。其清洁要领是注意清洁隐蔽的地方,要使清洁更容易,尽量使物品高地放置;仪器、设备每次用完清洁干净并上油保护;定期进行清扫活动等。(4)常规范,是连续地、反复不断地坚持前面的活动(常组织、常整顿、常清洁) ......

您现在查看是摘要介绍页,详见PDF附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