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期刊 > 《中外医学研究》 > 201428
编号:13659978
护理干预对肺功能检查的影响(1)
http://www.100md.com 2014年10月5日 《中外医学研究》 201428
     【摘要】 目的:通过护理干预的方法提高肺功能检查的成功率。方法:将2014年1月1日-2014年4月30日在笔者所在医院行肺功能检查的260例患者随机分为干预组和对照组,干预组在常规肺功能检查的基础上配合采用护理干预的方法对患者进行检查,对照组采用常规肺功能检查方法进行检查,比较两组患者一次完成肺通气功能和一口气弥散功能的人数以及10 min内完成的人数。结果:干预组一次完成肺通气功能者为39例(30%),对照组为18例(13.85%);干预组一次完成一口气弥散功能者为27例(20.77%),对照组为11例(8.46%),干预组在10 min内完成的为118例(90.77%),对照组为103例(79.23%)。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肺功能检查时根据患者的病情、心理、文化背景等方面采取针对性的护理干预方法,使患者对检查时的呼吸动作要领掌握程度得到提高,提高了检查的成功率,缩短患者检查时间,值得推广。

    【关键词】 护理干预; 肺功能; 肺通气功能; 一口气弥散功能
, 百拇医药
    中图分类号 R471 文献标识码 B 文章编号 1674-6805(2014)28-0096-02

    笔者所在医院自2005年开展肺功能测定检查以来,在临床疾病诊断,病情评估,风险评估等方面取得满意效果,但在实际操作过程中,受很多因素的影响,患者不能顺利按照操作医生的要求完成检查,导致检查失败或准确率下降,给临床诊疗工作带来不便,为此,笔者所在科室在肺功能室医生常规检查方法的基础上配合采用护理干预,取得了良好效果,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笔者所在医院应用德国耶格型号为MS-DIFF+APS的肺功能仪,对2014年1月1日-2014年4月30日260例患者行常规肺功能检查,按随机数字表法将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干预组130例,其中男95例,女35例,年龄27~87岁,平均(65.25±10.60)岁;对照组130例,其中男86例,女44例,年龄37~88岁,平均(67.02±8.81)岁。两组患者年龄、性别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 百拇医药
    1.2 方法

    对照组由专科医生根据肺功能常规检查方法指导其进行检查,干预组操作前、操作中由护士使用护理干预方法配合同一医生行肺功能检查。

    1.2.1 检查前护理干预 (1)发挥“第一印象”作用:患者检查前由于对环境的陌生感,会产生恐惧以及不知所措的感觉,从而影响其检查时的自我发挥作用。护士作为首先接触患者的医务人员,“第一印象”至关重要:开始检查前护士先调节好检查室内温度,环境清洁,使患者感到舒适。仪表整洁,举止大方,态度热情、和蔼,向患者做好自我介绍,使患者感到亲切、放松,对一些年纪较大的患者,语速稍慢,消除患者首先对“人”的陌生感,根据申请单上提供的资料以及与患者的亲切交谈了解患者的病情及检查项目,让患者主动达到心理接受,更好地进行配合检查[1-2]。(2)认真解答患者提出的疑问:有些患者看到其他人检查后,对此检查持有怀疑态度,认为简单的呼吸动作,没什么检查意义。对这些患者,护士一定要有耐心,向其讲解肺功能检查的重要性:如为了手术前的风险评估,COPD病情评估,哮喘的诊断等,取得患者的配合,提高患者对检查的依从性。还有些患者对多人在同一台仪器上吸吹气,对消毒隔离状况表示担忧,护士应认真告诉其直接接触患者的口含嘴是一人一嘴,安装口含嘴或者连接管时带好一次性手套,避免用手直接接触,告知连接管、网片等都是每日严格消毒,所用消毒液浓度每日监测,记录,医院感染科定期做细菌培养,检查合格率100%。(3)缓解患者的紧张情绪:有些患者由于同室或同病区的配合检查较差病友的描述,以及正在进行激发、舒张试验检查患者一直重复呼吸类动作,会产生紧张情绪,担心自己不能配合检查,影响疾病的治疗及预后。护士应先引导患者熟悉检查室墙壁上张贴的操作流程,向其介绍这是一项无痛性操作,常规肺功能检查患者只要用嘴含住口含嘴,捏紧鼻子,认真听明白护士的讲解,掌握要领,随着操作人员的口令做呼吸动作就可以完成。对于激发、舒张试验只是在肺功能基础上多一个吸药过程。受病友影响的患者告知其每个人的“要求”(预计值)是不一样的,检查时存在个体差异,别人不能做不代表你就不能做,可以先教会其捏住鼻子练习一下吸气、呼气、屏气的动作。若患者学习得很好,可以用鼓励的语言增加其信心,如:您真聪明,一学就会,下面真正检查肯定没问题!
, 百拇医药
    1.2.2 检查中的护理干预 (1)做好示范动作。患者的示范:护士可以让年轻的或者病情较轻的患者先做,让后面的患者观摩,可以集中讲解流程,节约患者时间,前面的患者还可以将自己的心得体会“传授”给下一位检查者,起到“模范带头”作用。护士的示范:在检查过程中,既要嘱咐患者嘴唇包紧口含嘴,严密不能漏气,又要防止舌头伸到口含嘴管腔内,有些患者由于太注重舌头放置位置,开始检查后,舌头绕来绕去,不知放哪里好,反而容易堵住管腔,导致检查失败,这时护士可以请旁边的家属或其他待检查的患者做一下示范:正常张嘴,舌尖舔住下门牙内面,保持这个姿势,很自然的将口含嘴放在舌头上方嘴唇抿紧即可。教会嘴的位置后,护士捏紧鼻子示范一下呼、吸、屏气等动作,教会患者如何尽自己最大力气呼、吸气。对于有假牙的患者,有的认为假牙去掉后,失去支撑,没有“咬”劲,不能有效含住口含嘴;有的患者则认为假牙的异物感影响呼吸的正常进行,护士应根据患者需要是否取下。(2)形象的比喻和使用方言:有些接受能力较差或者老年患者,鼻子捏紧后不会做呼吸动作,或者屏不住气,护士可以通过形象的比喻来让其捏紧鼻子在下面先练习一下再上机操作,如:用力吹灭前面一排蜡烛,把气球吹得鼓起来,吸一根长面条,游泳时憋一口气下潜,闻到不好的味道捏紧鼻子不呼吸等。对于听力较差的老人可以通过手势来代表呼、吸气:握紧拳头代表用力,手快速上扬代表快速吸气,快速下落代表快速呼气,平划代表屏气。聋哑患者可以用纸笔交流,或通过家属以手语交流。有些普通话交流困难的老年患者,护士应使用当地方言让患者觉得方便理解与沟通。(3)心理干预。抵触情绪:肺功能较差者或咳嗽频繁的患者,由于疾病影响,有时候需重复多次进行,患者及其家属认为患者本身由于疾病影响健康,还要做剧烈呼吸运动,属于“雪上加霜”,有些脾气比较急的甚至出现拒测的举动。对这类患者护士应充分体现人文关怀,站在患者的立场考虑问题,耐心的讲解、适时的安慰、温和的目光让患者感受到关心和体贴,一次不成功可以让患者在旁边休息调整片刻后再做,或者在一旁多观摩别人的做法,咳嗽剧烈的患者由于用力后呼吸后加重,可以递上一杯温开水,让其湿润下咽喉部;咳嗽有痰液者,先嘱患者将痰液咳出,防止痰液随呼气进入口含嘴管腔,影响通气。动作放不开:有些年轻的女孩子或者较内向的患者,为了形象不好意思鼓着腮帮用力做呼吸动作,动作不到位,这类患者检查时,除了操作人员外请家属或观摩的患者暂时离开,保护好患者的隐私。人员的干扰:患者在做一口气弥散功能检查时,应嘱家属或者其他观摩患者保持室内安静,避免其他人的一些情绪或动作动影响患者做较费力的屏气动作,护士在屏气倒计时可以分散一下患者的紧张情绪,鼓励患者:“你屏气动作很标准,坚持住,听医生的口令,马上就到时间了,开始倒计时了……”。, http://www.100md.com(朱燕)
1 2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