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医疗版 > 疾病专题 > 胃肠外科 > 腹部创伤 > 肝损伤
编号:13641096
重度肝损伤控制策略研究
http://www.100md.com 2015年6月15日 《中外医学研究》 201517
     【摘要】 目的:探讨并研究重度肝损伤控制策略,减少治疗后并发症的发生,提高治疗重度肝损伤的医学水平。方法:依据纳入、排除标准选取笔者所在医院2004年1月-2014年1月收治的36例重度肝损伤患者,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对照组和试验组,每组18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方法进行救治,试验组采用损伤控制性手术进行治疗,对两组的治疗效果和术后并发症发生情况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对照组采用常规方法进行救治后,患者出现膈下感染、肝内血肿、胆瘘、切口感染不良反应的发生率依次为11.1%、11.1%、5.6%、16.7%;试验组采用损伤控制性手术进行救治后,患者出现膈下感染、肝内血肿、胆瘘、切口感染不良反应的发生率依次为5.6%、0、0、5.6%。试验组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11.1%明显低于对照组的44.4%,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字2=4.9846,P=0.0256)。试验组的治疗总有效率为94.4%,明显高于对照组的61.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字2=4.0179,P=0.0450)。结论:采用损伤控制性手术救治重度肝损伤患者具有良好的疗效,并且可以降低治疗后并发症的发生率,值得在临床上推广使用。

    【关键词】 控制策略; 重度肝损伤; 损伤控制性手术; 并发症

    中图分类号 R657.3 文献标识码 B 文章编号 1674-6805(2015)17-0045-02

    doi:10.14033/j.cnki.cfmr.2015.17.024

    肝位于腹腔内,是一种重要的实质性器官,与人体许多重要的生理功能密切相关。虽然在肝的外侧有下胸壁和膈肌的保护,但是由于肝的体积较大,质地脆,很容易受到损伤,一旦受到损伤就会导致腹腔内出血或胆汁泄漏,从而会使患者出现出血性休克。造成肝损伤的原因有两种,一种是开放性损伤,另一种是闭合性损伤[1]。发生重度肝损伤时,会出现大出血,并且难以控制,重度肝损伤也会给其他脏器带来损伤,如果没有得到及时的救治,患者很容易失去生命。虽然现在科技发达,医用设备先进,治疗水平不断提高,但是现在重度肝损伤患者的死亡率仍保持较高水平。通过笔者所在医院近10年来对重度肝损伤控制策略的研究,发现采用损伤控制性手术在对于重度肝损伤的治疗上具有良好的效果,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笔者所在医院2004年1月-2014年1月收治的36例重度肝损伤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18例。对照组18例患者中,男12例,女6例;年龄16~62岁,平均(36.0±5.2)岁;致伤原因:刀刺伤5例,交通事故撞伤8例,体育运动伤3例,殴打伤2例;18例患者中13例处于中度昏迷状态,5例患者处于重度昏迷状态。试验组18例患者中,男13例,女5例;年龄18~65岁,平均(38.0±5.6)岁;致伤原因:刀刺伤4例,交通事故撞伤9例,体育运动伤2例,殴打伤3例;18例患者中12例处于中度昏迷状态,6例患者处于重度昏迷状态。两组患者的性别、年龄及致伤原因等一般资料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 纳入与排除标准

    纳入标准:(1)经过B超和CT检查确诊为重度肝损伤的患者;(2)患者家属了解此次研究的目的,并配合此次研究的患者[2]。排除标准:(1)非重度肝损伤患者;(2)送院时间不及时,到达医院已死亡的患者;(3)不配合治疗计划的患者[3]。

    1.3 治疗方法

    所有患者在入院后,院方第一时间给予患者吸氧、补液。对照组采用常规方法进行救治;试验组采用损伤控制性手术进行救治,首先对患者进行积极抗休克处理并进行急诊剖腹探查手术,对伤口处出进行消毒处理后,对于坏掉的组织进行切除,进行止血措施,手术中要确保整个过程中不受污染[4]。对于止血的处理,一般采用大纱布填塞的方法进行处理。初期手术结束后,让患者在ICU内进行康复治疗,并对合并伤进行治疗,待患者的生理功能得到改善时,对患者进行二次手术。治疗结束后,对两组的治疗效果和术后并发症发生情况进行回顾性分析。

    1.4 疗效判定标准

    (1)显效:患者痊愈;(2)有效:患者的肝损伤得到控制,加以辅助治疗后痊愈;(3)无效:患者死亡[5]。总有效率=(显效例数+有效例数)/总例数×100%。

    1.5 统计学处理

    采用SPSS 18.0软件对所得数据进行统计分析,计量资料用均数±标准差(x±s)表示,比较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以率(%)表示,比较采用字2检验,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临床疗效比较

    经治疗后,试验组的治疗总有效率为94.4%,明显高于对照组的61.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字2=4.0179,P=0.0450),见表1。

    2.2 两组术后不良反应发生情况比较

    经治疗后,试验组患者出现膈下感染、肝内血肿、胆瘘、切口感染等并发症发生率为11.1%,明显低于对照组的44.4%,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字2=4.9846,P=0.0256),见表2。

    3 讨论

    肝位位于人体的腹腔内,由于质地脆,所以很容易受到损伤。肝受到重度损伤时,如果没有得到及时的救治,患者腹腔内会大量出血,并且会给其他脏器造成伤害,使患者失去生命。肝对于人体具有重要的作用,且与许多生理功能的正常进行密切相关[6-7]。对于重度肝损伤的诊断,现在普遍采用B超和CT进行确诊[8]。虽然现在医学技术比较先进,医院拥有先进的医疗设备,但是重度肝损伤的死亡率仍处于较高水平。

    对于重度肝损伤的治疗有多种术式,只有在手术中保证彻底止血并尽可能地保证肝组织完整,才能使患者在术后可以痊愈。在此次研究中对照组采用常规的术式进行治疗,试验组采用的是损伤控制性手术进行治疗,在疗效比较上,试验组的治疗总有效率94.4%明显高于对照组的61.1%(字2=4.0179,P=0.0450)。损伤控制性手术主要可以分为三个阶段,第一阶段是对患者进行剖腹处理,控制大量出血,一般采用大纱布填塞的方法进行处理,对于坏死的肝组织进行切除并进行消毒处理;第二阶段是让患者在ICU内进行康复治疗;第三阶段是待患者的生理功能得到改善时,进行二次手术,尽早将纱布取出,防止对其他脏器产生影响,在二次手术中也会对受到损伤的其他脏器进行治疗,以减少术后并发症的发生[9-10]。通过两组的对比,试验组患者出现膈下感染、肝内血肿、胆瘘、切口感染等并发症发生率为11.1%,明显低于对照组的44.4%,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字2=4.9846,P=0.0256)。

    综上所述,采用损伤控制性手术在治疗重度肝损伤疾病中取得了良好的疗效,能够降低术后并发症发生率,值得在临床上推广使用。

    参考文献

    [1]田浩,黄宗海.损伤控制性手术治疗严重腹外伤59例体会[J].西北国防医学杂志,2011,32(4):264-265.

    [2]王国军.损伤控制性手术在严重肝外伤治疗中的应用[J].实用心脑肺血管病杂志,2011,19(3):435-436.

    [3]陈雄.损伤控制性手术在严重肝脏外伤中的应用[J].中国临床实用医学,2010,4(9):119-121.

    [4]周辉,牟洪超,郭鹭.损伤控制手术在治疗严重肝外伤中的临床意义[J].中国急救医学,2010,30(2):168-171.

    [5]王永恒.损伤控制性手术治疗严重肝脏创伤22例临床分析[J].中国药物与临床,2010,10(9):1041-1043.

    [6]胡建平,陈军,林斌.损伤控制性手术在严重肝外伤治疗中的应用体会[J].临床外科杂志,2010,18(5):311-312.

    [7] Rosemary A K,Frederick A M,Clay C.Risk Factors for hepatic morbidity following nonoperative management[J].Archives of Surgery,2006,141(5):451-459.

    [8]尤祥正,郭世伟,蒋正顺.复杂肝外伤46例救治体会[J].肝胆胰外科杂志,2011,23(2):137-138.

    [9]陶元明,王晓磊,苏恺琪,等.肝胆清片对ConA诱导小鼠肝损伤保护作用的研究[J].中外医学研究,2014,12(9):140-141.

    [10]王平瑜,白雪峰,王保卫,等.人纤维蛋白胶对人肝损伤的止血护创作用[J].中国医学创新,2011,8(6):9-11., http://www.100md.com(何勇 黄泽油 周林 等)


    参见:首页 > 医疗版 > 疾病专题 > 胃肠外科 > 腹部创伤 > 肝损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