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期刊 > 《中外医学研究》 > 201523
编号:13635188
超早期康复护理模式在脑卒中偏瘫患者中的应用(1)
http://www.100md.com 2015年8月15日 《中外医学研究》 201523
     【摘要】 目的:探讨在脑卒中偏瘫患者护理中行超早期康复护理模式的临床应用效果。方法:自2013年1月-2014年1月期间从笔者所在社卫中心辖区内居家康复中心选取82例脑卒中偏瘫患者为研究对象,从82例脑卒中偏瘫患者任意抽选41例作为对照组,该组患者展开常规护理,另41例患者作为治疗组,该组患者在对照组常规护理的基础上开展早期护理干预,对两组研究对象采用不同方式干预后的护理效果展开对比分析。结果:治疗组患者采用超早期康复护理模式进行护理干预后其治疗总有效率为97.6%,明显高于仅采用常规护理模式进行护理干预的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后治疗组生活质量评分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脑卒中偏瘫患者行超早期康复护理干预,能够有效改善患者瘫痪肢体的各项功能,降低脑卒中偏瘫患者的致残率,且可提高患者生活质量,有助于改善患者对护理服务的满意情况。

    【关键词】 脑卒中; 偏瘫; 超早期康复护理模式; 应用效果

    中图分类号 R473.74 文献标识码 B 文章编号 1674-6805(2015)23-0086-02

    doi:10.14033/j.cnki.cfmr.2015.23.045

    脑卒中常由脑血管破裂或阻塞引起,主要临床表现为运动障碍、感觉障碍、肢体神经功能障碍等,其中偏瘫是其最常见的临床表现[1]。该种疾病发病率高,致残率高,致死率高,是中老年人致病和致残的主要疾病之一[2]。临床上治疗该疾病的主要方法有药物治疗和手术治疗,其中较常用的治疗方式是手术治疗。但该疾病是一种长期性的疾病,需要长时间的治疗、恢复,因此单纯手术治疗并不能起到很好的疗效。因此,可以将手术治疗和术后康复护理训练相结合,可以有效提高手术治疗效果,改善预后,提高患者的生存质量以及护理满意度。本研究中,笔者所在医院在脑卒中偏瘫患者护理中行超早期康复护理干预,有效改善了患者瘫痪肢体的各项功能,降低了脑卒中偏瘫患者的致残率,提高了患者的满意度,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从笔者所在部队干休所选取81例脑卒中偏瘫的患者为研究对象,所有患者均被确诊为脑卒中引起的偏瘫。从所选取的82例脑卒中偏瘫患者中任意抽选41例作为对照组,其中男22例,女19例,年龄最小48岁,最大78岁,平均(64.32±9.14)岁;脑梗死21例,脑出血20例。另41例患者作为治疗组,其中男23例,女18例,年龄最小45岁,最大80岁,平均(66.71±4.31)岁;脑梗死22例,脑出血19例。两组患者性别、年龄、病症等一般资料方面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

    对照组患者给予常规护理,具体包括生命体征监测、药物指导、心理护理等。治疗组患者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给予超早期康复护理干预。(1)心理康复护理:要向患者及其家属详细介绍脑卒中偏瘫的有关知识,并宣传超早期康复护理的目的和意义,消除患者紧张、焦虑、恐惧的心理,增加患者的自信,使患者积极主动配合治疗和护理,从而最大程度的恢复肢体功能。(2)肢体功能训练:首先在卧床休息的时候要保持肢体处于正确、良好的姿势和体位,防止患病的肢关节蜷缩变形。其次要轻柔、缓慢、有节律的给患者的患肢进行按摩,放松肌肉,增强疗效。(3)要做好患者的系统功能训练,包括正确的肢体摆放、拍打按摩、神经肌肉治疗、关节活动训练、平衡训练、日常生活能力训练等。(4)家庭康复护理:患者要掌握好自我康复锻炼方法,做好平衡、协调、速度训练,同时还要进行各种日常生活的精细动作训练。(5)饮食护理:患者家属要做好患者的饮食护理工作,根据患者的病情发展情况以及饮食偏好,制定科学、营养的食谱。每日三餐都要给患者提供一些高营养、易消化、易吸收的食物。患者的饮食要注重蛋白、胆固醇、脂肪等的摄入,从而更好的恢复患者的身体,提高治疗和护理效果。

    1.3 观察指标及疗效评定标准

    采用简易Fugl-Meyer(FMA)评分标准对患者肢体运动功能评分情况进行评定,同时利用Barthel 指数量表评分标准对患者的日常生活能力评分进行评定。根据Barthel指数(BI)对患者肢体功能恢复情况进行评估,满分为100分。痊愈:BI=100分,肢体功能恢复正常;显效:BI≥80分,肢体功能恢复正常;有效:80分>BI≥60分,肢体功能得到一定改善;无效:BI<60分,病情没有任何改变[3]。

    1.4 统计学处理

    采用SPSS 17.0软件对所得数据进行统计分析,计量资料用均数±标准差(x±s)表示,比较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以率(%)表示,比较采用字2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患者的护理效果比较

    经过一段时间的护理,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7.6%;对照组患者总有效率为80.5%。治疗组总有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具体见表1。

    表1 两组患者的护理效果比较 例(%)

    组别痊愈显效有效无效总有效

    治疗组(n=41)13(31.7)21(51.2)6(14.6)1(2.4)40(97.6)#

    对照组(n=41)6(14.6)14(34.1)13(31.7)8(19.5)33(80.5)

    #与对照组比较,P<0.05

    2.2 两组患者护理干预前后生活质量评分比较

    本次研究中所选取的两组患者在开展护理干预前,两组患者的生活质量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采用不同护理模式进行护理干预后,两组患者生活质量均有所改善,但干预后治疗组患者的生活质量评分情况要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具体见表2。, 百拇医药(刘卫华)
1 2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