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期刊 > 《中外医学研究》 > 2016年第21期
编号:12864964
危重病患者肠内营养护理病案的建立意义
http://www.100md.com 2016年7月25日 《中外医学研究》 2016年第21期
     【摘要】 目的:探讨建立危重病患者肠内营养护理病案,对病史查阅、回顾、科研、教学的意义。方法:回顾性收集2014年4月-2015年3月需进行肠内营养的ICU患者63例,给予规范肠内营养护理病案,设为观察组;抽取2013年4月-2014年3月应用当时现有的记录方法的63例作对照(对照组),通过收集所有患者的临床资料,对比两组生活质量情况。结果:观察组患者生活质量改善情况明显优于对照组,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通过对进行肠内营养治疗的危重症患者建立护理病案,有利于更好研究危重病患者营养不良发生、发展、治疗及并发症的防治,为危重病患者防止或减轻营养不良的发生,危重病营养不良的护理,提供科学依据。

    【关键词】 营养护理病案; 肠内营养; 危重病患者; 建立

    中图分类号 R47 文献标识码 B 文章编号 1674-6805(2016)21-0081-02

    doi:10.14033/j.cnki.cfmr.2016.21.044

    危重病患者在严重应激状态下,机体代谢明显增高,营养状况迅速下降,常引起较严重的营养不良,这是危重病患者中普遍存在的现象。并成为影响患者预后的独立因素。因此,营养支持治疗是危重病患者综合治疗的一个重要部分,其中肠内营养又是最经济最符合自然的一种营养方式。肠内营养是将鼻饲管经一侧鼻腔、口腔或胃肠造瘘口等插入胃或肠内,从管内滴入要素饮食,以保证患者摄入足量蛋白质与能量的临床治疗方法,是营养支持的一个重要手段。肠内营养可能出现恶心、呕吐、反流、腹胀、腹泻、高血糖、低血糖等并发症,严重者可引起吸入性肺炎,影响治疗效果,合理的肠内营养品种、摄入量、输注方式与科学的护理,能有效的减少这些并发症的发生[1]。目前,对于肠内营养作用研究较多,但肠内营养护理的相关记载甚少,既无法检索相关内容,也无法再现患者当时的营养不良发生、发展及营养护理情况,没有记载对治疗和观察病情不利[2-3]。2014年4月笔者对重症监护室的患者营养护理建档,并成为医院管理者研究的重要课题。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抽取2014年4月-2015年3月进行肠内营养有护理记录的归档的ICU患者63例,设为观察组。随机抽取2013年

    4月-2014年3月按现有护理记录方式的63例条件相似的患者,设为对照组。对照组中,男36例,女27例,年龄29~75岁,平均(57.28±3.69)岁。观察组中,男37例,女26例,年龄29~77岁,平均(58.98±3.65)岁。两组患者一般临床资料、NRSS(2002)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

    1.2.1 对照组 给予对照组危重患者肠内常规护理,对患者生命体征进行观察,将观察的各项指标做好详细记录,相关的如腹泻次数、数量、性质;呕吐次数、性质、呕吐量等。

    1.2.2 观察组 在对照组常规护理的基础上,记录患者每天使用的肠内营养品种、摄入能量、氮量、输注时间,每周测腹围。

    1.3 观察指标

    观察比较两组生活质量改善情况。

    1.4 统计学处理

    所得数据选择统计学软件SPSS 15.0进行处理,计量资料以(x±s)表示,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以率(%)表示,采用字2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通过临床护理,两组危重患者生活质量改善率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3 讨论

    医疗档案是医务人员在从事医疗活动中,直接产生的文字、图表、声像等不同形式的历史记录,最原始的记载了疾病诊疗过程,是一种卫生资源,一套完整规范的医学档案,不仅能完整的再现当时的情况,还可为研究者提供科研资料。营养护理病案的建立,不仅充分的利用护理档案信息,还为教学及营养护理规范化、科学化、信息化提供科学依据[4-6]。是营养护理规范化、科学化、信息化的一个重要标志。营养护理病例的建档,可以更好地回顾患者当时的营养护理情况,是总结营养支持及其产生并发症的护理方案的依据,为类似患者提供更为科学的营养护理方案,有助于疾病早日康复,减少患者的住院天数和费用,并为营养护理的教学提供科学依据,笔者基于多年工作经验,总结以下体会。

    3.1 积极引导

    营养病案的建立当前没有引起足够重视,在建立的过程中也存在一些问题,主要是医护人员对传统病案的理解,营养治疗属辅助治疗,因此潜意识认为可有可无,及时记录并整理是档案管理者需要引导和反复强调的内容,尤其与重症监护室的护理团队和营养科护理组进行沟通和培训,强化建立肠内营养病案的重要性和必要性。

    3.2 规范建档

    营养护理记录是病案信息来源的重要组成部分,尤其是危重症的营养情况记录,所形成的档案为医疗、护理提供宝贵的回顾和科研资料,其规范记录是质量控制管理的需要,有利于提高医疗护理质量,并能够有效防范医疗事故的发生。

    3.3 档案利用

    没有一种疾病的营养治疗是完全相同的,因为不同的体质、不同的年龄对肠内营养会有不同的反映。建立营养病案对营养对疾病发生发展及转归研究具有参考价值,病案就是要更好地服务于这一目的,必须及时地收集相关的患者营养治疗护理信息,建立好索引系统,更好发挥其利用价值。

    3.4 信息建设

    营养病案的作用是近年来才逐渐认识到的,对其方法及使用方面仍有许多尚待研究的课题,而对其的利用有赖于病案信息建设,因此,对重症监护室的患者更好的实施营养跟踪、干预,指导医务人员日常资料的收集、整理和规范建档是档案人员必须重视的课题。

    目前对于肠内营养作用研究较多,实验表明,肠内营养能有效减少住院患者的感染率,降低危重病患者死亡率[7-9]。临床也开展了肠内营养的护理,但护理记录却很少,一般仅记录摄入流质饮食,没有肠内营养品种、目标摄入能量、实际摄入能量等方面的记录,没有显示患者营养状态的相关记录。此外,查阅现有病案,也没有肠内营养护理的相关记载,既无法检索相关内容,也无法再现患者当时的营养护理情况[10]。本组研究表明,营养护理病案的建立,可反应患者营养不良发生时间、程度,营养治疗具体方案、供给量等,同时还能反应肠内营养并发症产生与能量供给关系,改善患者的生活质量,具有临床应用优势。

    综合上述,通过档案的规范管理,检索相应的目录,对总结营养护理经验,完善病史,建立科学的营养护理方案以及为营养护理教学提供依据,有着重大意义。

    参考文献

    [1]陈春香.经皮内镜下胃造瘘术在危重患者肠内营养中的应用及护理[J].南华大学学报(医学版),2010,38(5):616-625.

    [2]韩净,沈巧芬.ICU护士对危重患者鼻胃管肠内营养的安全性护理[J].内蒙古中医药,2012,29(20):88-89.

    [3]郝丽丽,朱亚,王莉英,等.危重患者肠内营养致腹泻的原因分析与护理对策[J].生物技术世界,2015,11(1):126-130.

    [4]佟亚娟.改良危重患者肠内营养护理措施降低误吸发生率临床分析[J].深圳中西医结合杂志,2015,10(8):128-129.

    [5]王凤英,陈静玲.ICU危重患者全胃肠外营养与肠内营养干预后的依从性与护理[J].中国社区医师(医学专业),2011,16(27):252-255.

    [6]汪志明,李宁.危重患者肠内营养支持途径的建立与管理[J].中国普外基础与临床杂志,2011,36(12):1259-1261.

    [7]马江帆,张红珺,马兴乐.护理干预对危重患者肠内营养并发症发生率的影响[J].中国伤残医学,2013,14(12):294-295.

    [8] Steevem E C,LipseOmb A F,Poole G V,et al.Comparison of continnous vs intermittent nasogastfic enteral feeding in trauma patients:perceptions and practice[J].Nutr Clin Pratt,2012,17(2):118-122.

    [9]钟佳,杨天桂,张明,等.病案信息在医院经营管理中的作用[J].中国医院统计,2002,9(1):43.

    [10]李丽静.病案信息资源的开发利用[J].中国病案,2004,5(8):12-14., 百拇医药(叶先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