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期刊 > 《中外医学研究》 > 2016年第35期
编号:12982303
鼻内镜下泪囊鼻腔造口术疗效观察(2)
http://www.100md.com 2016年12月15日 《中外医学研究》 2016年第35期
     1.3 疗效判定标准

    治愈:鼻内镜下泪囊造口形成,宽敞,口缘和周围创面完成上皮化,泪道冲洗通畅,溢泪和内眦部流脓等症状消失;好转:鼻内镜下泪囊造口形成,上皮化完成,但较狭窄,泪道通畅或加压后通畅,少量溢泪;无效:鼻内镜下泪囊造口闭锁,泪道冲洗不通或加压后扔不通,症状无缓解[1]。手术有效=治愈+好转。

    2 结果

    21例手术均成功进行,视野清楚,术中出血多者1‰肾上腺素棉片压迫后出血均得到控制,未出现鼻腔粘连及眶内损伤等并发症,术后随访3~12个月,2例患者造口闭锁,泪道冲洗不通畅,3例患者造口较小,泪道冲洗有一定阻力,溢泪症状减轻,依据疗效评估标准,治愈率76.2%(16/21),好转率14.3%(3/21),手术有效率90.5%(19/21),所有手术均无并发症发生。

    3 讨论

    1988年,Rice[2]首次进行内镜下泪囊鼻腔造口术的尸体解剖研究,并在两年后为9例慢性泪囊炎患者实施了经鼻泪囊鼻腔造口术,Metson[3]在1990年报道为5例复发泪囊炎患者进行鼻内镜下泪囊鼻腔造口术,认为其优点是避免面部切口,术中可彻底检查鼻内解剖结构,缺点是定位不准确和造孔太小 ......
上一页1 2

您现在查看是摘要页,全文长 4647 字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