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期刊 > 《中外医学研究》 > 2017年第18期
编号:13113534
集束化护理在预防血液透析导管相关血流感染中的效果(1)
http://www.100md.com 2017年6月25日 《中外医学研究》 2017年第18期
     【摘要】 目的:观察采用集束化护理措施在预防血液透析导管相关血流感染中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笔者所在医院2016年1月-2017年1月留置血液透析导管患者96例,随机分为两组,即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48例,采用常规护理方式,观察组48例,采用集束化护理方式,观察两组患者导管相关血流感染的发生率、导管留置时间。结果:观察组患者的导管相关血流感染的发生率为2.0%,对照组患者的导管相关血流感染的发生率为14.6%,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观察组的导管留置时间为(68.26±3.16)d,明显长于对照组患者的(48.74±3.12)d,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集束化护理在预防血液透析导管相关血流感染中有显著临床效果,能明显降低导管相关血流感染的发生率,延长患者导管保留时间。

    【关键词】 集束化护理; 血液透析; 导管相关血流感染; 护理效果

    doi:10.14033/j.cnki.cfmr.2017.18.044 文献标识码 B 文章编号 1674-6805(2017)18-0085-02

    血液透析(HD)简称血透,是目前临床应用最广泛的血液净化方法之一。血液透析是将患者血液与透析液分别引入透析器内半透膜的两侧,透析液内含有一定的化学成分,根据半透膜平衡原理、经对流、弥散等作用,清除患者血液内的代谢产物及毒性物质,纠正水、电解质紊乱及酸碱平衡紊乱并能去除患者体内多余的水分。可用于治疗急慢性肾衰竭、急性药物或毒物中毒及常规治疗难以纠正的严重水、电解质及酸碱平衡紊乱。血管通路是血液透析患者的生命线,若护理不当,就极有可能发生导管相关血液感染(CRBSI),严重影响血液透析患者的透析质量,甚至威胁患者的生命安全[1]。有研究显示集束化护理可以有效预防导管相关血流感染的发生率[2]。本研究旨在探讨在预防血液透析导管相关血流感染中采用集束化护理的临床效果,选取了笔者所在医院2016年1月-2017年1月96例血液透析置管患者,结果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本次选取笔者所在医院留置血液透析导管患者96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48例,其中,对照组男28例,女20例,年龄24~80岁,平均(54.6±3.6)岁;置管位置:颈内静脉置管29例,股静脉置管19例;置管时间:8 d~29个月,平均(5.9±1.0)个月;基础疾病:糖尿病肾病20例,慢性肾小球肾炎18例,急性肾功能衰竭10例。观察组男26例,女22例,年龄23~80岁,平均(53.9±3.4)岁;置管位置:颈内静脉置管30例,股静脉置管18例;置管时间:7 d~29个月,平均(5.8±0.6)个月;基础疾病:糖尿病肾病21例,慢性肾小球肾炎19例,急性肾功能衰竭8例。两组患者年龄、性别、病情及置管部位、置管时间等基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以上患者均签署相关知情同意书,并知晓本次研究的主要目的及研究内容。

    1.2 护理方法

    对照组患者給予常规护理,主要内容有保持适宜的病室内温湿度,通风良好,做好导管留置部位的清洁消毒。

    观察组患者给予集束化护理措施,主要内容包括:(1)根据临床实际情况及患者不同具体情况制定科学合理的集束化护理方案。(2)医护人员认真执行手卫生操作,接触患者前后常规手卫生,在戴手套前及摘手套后必须进行手卫生。(3)严格进行无菌技术操作,在给患者进行置管过程中,严格执行无菌技术操作,同时保证最大程度的无菌环境。(4)导管处护理。使用无菌纱布作为敷料,对于出汗较多或创口处皮肤渗血较多者都有良好效果;根据敷料性质正常及时更换导管处敷料;选用含氯己定的溶液进行穿刺部位消毒;导管使用前确定导管通畅性,导管内无凝血块;导管使用后,及时进行消毒清理。(5)心理护理。积极与患者进行沟通,向患者讲解疾病相关知识及血液透析机基本常识和注意事项,避免长期血液透析患者焦虑、抑郁情绪;由于病痛和血液透析的不良反应,患者可能会出现烦躁、暴躁的情绪反应,护理人员应及时了解患者动态心理变化,积极进行开导,使患者的负性情绪得到宣泄;对于有悲观、绝望心理的血液透析患者,护理人员应向患者做好相关知识宣教,避免患者不良的生活习惯,控制水和食物的摄入,调节饮食,保证营养供给,做好家属的心理指导,给患者社会支持,使患者以积极的态度面对疾病;对于盲目认为血液透析是万能的患者,护理应尊重和关心患者,与患者建立良好的护患关系,向患者进行血液透析相关知识宣讲,使患者了解血液透析原理及作用,用正确的态度面对疾病和治疗,以防不良情绪的产生。(6)健康知识宣教。帮助维持血液透析患者逐步使用透析治疗代替自身肾脏工作带来的生理功能变化,使患者积极配合治疗,增强治疗依从性,促进患者回归社会;告知患者定期透析,定期监测的重要性,指导患者学会并记录每天尿量、体重、血压情况;帮助患者建立健康的生活方式,戒烟限酒,保持生活规律,保持大便通畅;鼓励患者适当运动锻炼,积极参与社会活动及力所能及的活动。(7)饮食指导。指导患者每天饮水量以以前1天加500 ml水量计算,控制液体摄入,给予患者低盐饮食,限制钠、钾、磷摄入,适当补充维生素和矿物质[3-10]。

    1.3 观察指标

    (1)比较两组患者导管相关血流感染发生率,CRBSI发生率=CRBSI发生例数/总例数×100%。(2)比较两组患者血管内导管留置时间。

    1.4 统计学处理

    采用SPSS 18.0统计学软件对数据进行分析,计量资料用(x±s)表示,比较用t检验,计数资料以率(%)表示,比较用字2检验,P<0.05表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患者CRBSI发生率比较

    观察组患者的CRBSI发生率为2.0%,对照组患者的CRBSI发生率为14.6%,两组患者导管相关血液感染发生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http://www.100md.com(张焱)
1 2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