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期刊 > 《中外医学研究》 > 2017年第18期
编号:13113716
手法劈核技术在小切口非超声乳化白内障术中的应用(2)
http://www.100md.com 2017年6月25日 《中外医学研究》 2017年第18期
     1.3 观察指标

    观察患者的劈核效果,术后视力、角膜散光及并发症情况。

    1.4 统计学处理

    本研究数据采用SPSS 20.0统计学软件进行分析和处理,计量资料以(x±s)表示,计数资料以率(%)表示。

    2 结果

    2.1 劈核效果

    246例(96%)患者一次性劈核成功,有10例患者劈核后存在晶体核下方后部有藕断丝连的现象,反复劈核,缓慢钩拉,侧向用力,仍可将晶体核一分为二,逐一套出,分开两瓣的晶体核均可从5.5 mm的切口顺利娩出。

    2.2 术后视力

    术后视力恢复较快,术后3 d矫正视力>0.5者156例(61%),术后1个月矫正视力>0.5者228例(89%)。

    2.3 术后角膜散光

    将角膜最大曲率经线与最小曲率经线的屈光度差的值作为散光度,术后1周平均散光度为(0.96±0.78)D,术后1个月角膜散光度为(0.82±0.63)D。

    2.4 并发症

    (1)角膜水肿:术后基质层水肿者82例(32%),角膜后弹力层皱褶者为51例(20%),用药物治疗1周后恢复。(2)后囊膜破裂4例(1.6%),均为注吸上方皮质时发生,而非劈核引起,將脱出玻璃体切除后将人工晶体植于睫状沟,利用前囊膜支撑人工晶状体,不需缝线固定。(3)术后一过性眼压升高者8例 ......
上一页1 2 3下一页

您现在查看是摘要页,全文长 5242 字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