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期刊 > 《中外医学研究》 > 2017年第19期
编号:13112881
乳头状甲状腺癌颈淋巴结的转移方式及相关影响因素在颈部不同区域淋巴结转移中的意义(1)
http://www.100md.com 2017年7月5日 《中外医学研究》 2017年第19期
     【摘要】 目的:研究乳头状甲状腺癌颈淋巴结的转移方式,并观察相关影响因素在不同区域淋巴结转移的临床意义,为临床诊疗提供依据。方法:应用回顾分析法,选取2013年6月-2016年6月笔者所在医院收治的乳头状甲状腺癌患者225例的临床资料,分析颈淋巴结转移方式,并分析相关影响因素。结果:单因素分析显示:年龄≥45岁、结节性甲状腺肿与中央区淋巴结转移有关(P<0.05),多发病灶与颈侧区淋巴结转移有关(P<0.05);多因素分析显示:年龄≥45岁、结节性甲状腺肿是中央区淋巴结转移保护性因素(P<0.05),多发病灶则是颈侧区淋巴结转移危险因素(P<0.05)。225例患者均给予中央区淋巴结清扫,发现中央区淋巴转移者99例,占据比例为44.00%,28例患者在中央区清扫后再给予颈侧淋巴结清扫,发现出现颈侧淋巴转移者18例,在这18例患者中,有12例出现中央区淋巴转移,6例患者没有出现中央区淋巴转移,而出现的均是跳跃式颈侧区淋巴结转移,其转移主要位于Ⅱ~Ⅳ区,其中Ⅲ区转移率最高,为100%。结论:年龄≥45岁、合并结节性甲状腺肿是中央区淋巴结转移的保护性因素,多发病灶是颈侧区淋巴结转移危险因素,应该对Ⅱ~Ⅳ区域进行常规探查。

    【关键词】 乳头状甲状腺癌; 淋巴结转移; 方式; 因素

    doi:10.14033/j.cnki.cfmr.2017.19.022 文献标识码 B 文章编号 1674-6805(2017)19-0045-02

    乳头状甲状腺癌是临床上较常见的甲状腺癌 ......
1 2下一页

您现在查看是摘要页,全文长 5259 字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