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期刊 > 《中外医学研究》 > 2018年第3期
编号:13246815
BI—RADS分级在哺乳期乳房肿块诊断及治疗中的应用价值分析(2)
http://www.100md.com 2018年1月25日 《中外医学研究》 2018年第3期
     1.2 方法

    本组患者门诊就诊时行乳腺超声检查同时BI-RADS分级。检查时应用Esaote超声诊断仪,探头频率10 MHz,选取乳腺检查的预设条件。患者一般选取仰卧或侧卧位,充分暴露双侧乳房及双侧双腋下。检查医生观察乳房局部皮肤红肿的范围、肿块的位置、大小、形态、肿块超声下内部的回声、包膜边界、肿块血流等,并观察腋下淋巴结情况。本组中当乳腺超声图像显示局部腺体较厚,内部质地及结构紊乱,回声增强分布不均匀,呈大片状等回声区,边界不清时超声诊断为局部单纯乳汁淤积,归为BI-RADS 2级;当乳腺超声图像显示为腺体组织局部增厚,回声失常,内见边界不清,轮廓不规则的较低回声区,分布不均,伴有压痛,彩色多普勒超声血流显像(CDFI)无彩色血流,超声诊断为局部乳腺炎或乳腺脓肿,归为BI-RADS 3级;仅有超声图像改变,局部肿块压痛不明显者,考虑为局部乳腺炎并脓肿形成可能或脓肿形成趋势,也分为BI-RADS 3级。根据超声BI-RADS分级,BI-RADS 2级的患者考虑良性病变,临床建议继续哺乳,患侧可触及肿块采用正确的手法包括乳腺理疗及疏通[4-6];BI-RADS 3级的患者考虑良性病变可能 ......
上一页1 2 3下一页

您现在查看是摘要页,全文长 4505 字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