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期刊 > 《中外医学研究》 > 2018年第24期
编号:13281605
小剂量糖皮质激素在类风湿性关节炎治疗中给药时间点分析(3)
http://www.100md.com 2018年8月25日 《中外医学研究》 2018年第24期
     以下视作小剂量用药。在用药方法上,传统方法是在晨间给药,由于类风湿性关节炎的炎性因子具有昼夜节律的特征,且该病症的临床症状与其昼夜节律性存在密切联系,由此可见炎性因子本身的生物钟对于病理发展之间关联甚密。如外周血C反应蛋白的浓度随时间变化,且零点前达到峰值。又如类风湿性关节炎患者出现肢体僵硬程度最大及功能不良情况为6:00,最大疼痛则一般出现在8:00,这也证明该病患者的临床症状是呈现昼夜节律变化的,由此可见,给药时间点不同即可能影响其干预效果[12]。

    就本次研究结果来看,采用晚间睡前给药的患者其各项临床指标及关节炎指标均优于晨间给药患者的各项指标,且就不良反应而言,两组出现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由此可见,相较于晨间给药,晚间睡前用药能够提升用药效果,且不会增加不良反应风险,在对类风湿性关节炎患者进行治疗时,应当充分利用该症节律性特征,控制不良反应发生率的同时,提升干预疗效。

    参考文献

    [1]李永红,王凛介,朱科达,等.小剂量肾上腺糖皮质激素与注射用重组人Ⅱ型肿瘤坏死因子受体-抗体融合蛋白短期联合应用治疗类风湿关节炎临床效果观察[J].实用医院临床杂志,2017,14(6):232-235.

    [2]侯元菊.小剂量糖皮质激素联合慢作用抗风湿药物治疗类风湿关节炎的临床研究[J/OL].中西医结合心血管病电子杂志,2017,5(22):193,195.

    [3]张倩.小剂量糖皮质激素对类风湿关节炎骨代谢及炎性因子IL-6的作用研究[D].石家庄:河北医科大学,2015.

    [4]黄雪婷.强直性脊柱炎、类风湿关节炎患者外周血单个核细胞中糖皮质激素受体表达研究[D].汕头:汕头大学,2016.

    [5]丁蓓蓓.长期小剂量糖皮质激素治疗类风湿性关节炎对患者骨密度的影响[D].温州:温州医科大学,2016.

    [6]何静.小剂量糖皮质激素联合慢作用抗风湿药治疗类风湿关节炎的疗效[J].中国社区医师,2017,33(5):50-51.

    [7]李爽,杨旭玲.糖皮质激素联合慢作用抗风湿药治疗类风湿关节炎的临床观察[J].实用药物与临床,2017,20(1):42-44.

    [8]徐建,陈安平,夏燕,等.小剂量糖皮质激素与益赛普短期应用在类风湿性关节炎达标治疗中的疗效比较[J].細胞与分子免疫学杂志,2016,32(6):825-828.

    [9]钟岩,石亚妹,武丽君,等.生物制剂联合传统抗风湿药物治疗类风湿关节炎的临床疗效观察[J].新疆医学,2017,47(7):710-713.

    [10]张婉.糖皮质激素联合抗风湿类药治疗类风湿关节炎54例临床研究[J].中国药业,2018,27(1):67-69.

    [11]刘升云,杨璐,张磊等.甲氨蝶呤联合小剂量泼尼松治疗类风湿关节炎的短期疗效与安全性[J].中华内科杂志,2013,52(12):1018-1022.

    [12]刘凤芹,周毅.大剂量糖皮质激素治疗早期类风湿性关节炎的不良反应[J].中国校医,2014,28(4):295-297.

    (收稿日期:2018-04-04), 百拇医药(李伟)
上一页1 2 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