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医疗版 > 医学评论 > 医疗影视剧
编号:13664191
疲奔八十里看电影
http://www.100md.com 2014年9月1日 《特别健康·上半月》 20149
     好像是1977年吧,就是越剧《红楼梦》拍成电影放映的那一年,古装、越剧、《红楼梦》、电影,这几个词语联系在一起,对正念初中的我来说,充满了诱惑。那之前能看到的电影,除了“战斗片”和几部三突出、高大全的影片之外,就是几个样板戏翻来覆去地放。国外的也无非是“朝鲜电影哭哭笑笑”“越南电影飞机大炮”之类。总之,单调乏味。这个时候猛然听说有《红楼梦》这样场面宏大、布景漂亮的传统戏曲拍成电影放映,而且多少已经听到一些县城里人们看疯了的传说,那诱惑对我来说只能用三个字去形容:挡不住。

    可是,电影开始的时候只在离我家四十里地的县城电影院放映,还没有要到我们乡(那时候还叫“公社”)放映的消息。怎么办?从公社到县城每天只有早上一班汽车,去县城很不方便。虽然小学时在老师带领下去扫过两次烈士墓,其中一次还连带着参观了东方红纺织厂,但县城对那时候的我来说依然意味着遥远和陌生。

    我不可能一个人跑去看,一是没有那个钱,二是没有那个胆。要想去,我必须动员几个同学一起去。要好的同学基本上都是胆小听话的孩子,既怕老师,又怕家长。去县城看电影,他们都觉得简直不可思议,不去的态度都很坚决。可是,我也不是轻言放弃的人。具体细节已经记不清楚了,总之是动用我三寸不烂之舌,费了九牛二虎之力,终于动员了三个邻村的同学。
, 百拇医药
    我们各自回家征得父母同意,同时想办法解决电影票的钱,似乎是一角五分,下午三四点钟在中学会齐出发。去县城的路有趣而且省力。说有趣,因为四十里路我们更换了无数次交通工具,凡拖拉机或者开得不太快的汽车出现在眼前,我们马上追上去,以双手作挂钩,把身体挂在它们后边拖斗的边沿上,搭乘一阵。总也没有遇到一直开到县城的拖拉机或者汽车,所以我们一行四人不知道换了多少次搭乘工具,才到了县城。说省力,那是因为我们基本上没有走什么路,虽说挂在车斗上手臂吃力不小,但平常上学的两三里路我们一直是这么干的,早习惯了,手臂也并不怎么觉得累。总之,笑笑闹闹我们就到了县城。

    一到县城,有几件事情使得我们几个乡下小孩肃然起敬,心里有了某种神圣感。一是电影票的紧张程度,尽管有两家电影院都在24小时不间断地放映,但我们能买到的最早的票已经是晚上10点钟的那一场了。二是城里人对这部电影的喜爱,买了票在街道上转悠,听到的常常是关于《红楼梦》的对话:“你看几遍了?”“我看得不多,只有八遍。你呢?”“我也不太多,只有12遍,我嫂子都看15遍了。”我们听了,既感动又兴奋,为城里人的行为而感动,为我们自己很快就可以看到而兴奋。三是我们四人一字排开,坐在灵江大桥上,还是跟传说的一样,每当汽车开过的时候,就可以明显地感觉到大桥在颤动。
, 百拇医药
    有没有吃晚饭,吃的什么东西,一概忘却了,只记得等到我们那一场电影的进场时间,我们四个人就兴奋地挤进电影院。找到自己的座位时,就跟哥伦布发现新大陆一样快乐。

    接下去的情况不太美妙。电影刚刚开始几分钟,电影里的人物还没来得及分清楚谁是谁,我们四个人中就有三个人进入了梦乡,一直到电影结束都不肯从梦乡里出来。我是那三个中的一个,只有一个年纪比我们大两岁的俞姓同学,清醒地从片头看到片尾。直到今天,我还是搞不清楚,当时一进场就睡着了究竟是因为时间太晚身体太累,还是电影没有引起我们的兴趣。

    电影终场,俞同学把我们三人一个个摇醒,然后踏上“回故乡之路”(这是一部越南电影的名字,我们家乡的人,也常常在听了谎报赶几里路去别的村子看电影,走到时发现上当了的时候用它来自我解嘲。在文化生活十分贫乏的年代里,这样的事情一年总要发生好几回的)。

    我们的回家之路,可以称得上可歌可泣。电影结束已经是夜里一点多钟了,虽然已经在电影院睡了三个小时,但是那个年龄的我们,区区三个小时算得了什么?一上路,我们就又开始瞌睡了,这一次俞同学也不例外。好在那个年代汽车没有现在这么多,半夜时分,一路之上,一辆汽车也没有看到。水泥浇成的公路虽然不很宽阔,也尽够我们晃晃悠悠、东倒西歪地边睡边走了。

    有惊无险的是,多少次,在我们猝然睁开眼睛的时候,发现自己正好走到没有护栏的小桥梁的边沿!只要再向前迈出一步,人就在距离路面两三米的桥下了,后果不堪设想。奇怪的是,每一次都是那样悬崖止步,而且我们四个人每个都有过两三回那样的惊险。等我们拖着疲惫的双腿走回家的时候,天已经亮了,记得那是一个朝霞满天的早晨。, 百拇医药(丁启阵)


    参见:首页 > 医疗版 > 医学评论 > 医疗影视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