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期刊 > 《中外女性健康研究》 > 201718
编号:13608084
开展品管圈活动对正常顺产新生儿早接触早吸吮成功率影响分析
http://www.100md.com 2017年9月15日 《中外女性健康研究》 201718
     【摘要】目的:探究品管圈活动开展后对正常顺产新生儿早接触以及早吸吮成功率的影响。方法:将2016年7月至2016年11月本院产科收治的自然分娩的产妇112例纳为本次参研的对象,依照随机数字表法均分为参照组与研究组,前者行常规护理,后者行品管圈护理。护理后对两组新生儿早接触与早吸吮的情况进行对比。结果:参照组早接触早吮吸的成功率为73.2%,研究组为98.2%,P<0.05,两组数据对比有差异性,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对正常顺产新生儿采取品管圈活动可提高早接触和早吸吮的成功率,保障母乳喂养顺利进行。

    【关键词】早接触;新生儿;品管圈;早吮吸

    早接触早吮吸主要指的是新生儿在出生后的1小时内与母亲有皮肤接触同时吮吸乳头,母亲喂哺新生儿,此阶段开始的时间未超过半小时。据有关资料显示,早接触早吮吸能使母乳喂养的成功率得到提高,尤其对正常顺产的新生儿来说,早接触与早吮吸不仅能使母婴感情增加,并且对纯母乳喂养成功率的提高有积极作用。品管圈是由互补、相近或者相同的工作场所的人员自发自动组成数人一圈的小圈团体,集思广益,全员合作,根据一定的活动程序来解决文化、管理以及工作现场等方面出现的问题和课题。现探究本院正常顺产新生儿开展品管圈活动对其早接触早吮吸的有效性,将全部内容整理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本组112例产妇均于本院自然分娩,入组研究时间为2016年7月至2016年11月,所选产妇均为头位,单胎,且无母乳喂养禁忌证,所有研究对象均自愿签署本院伦理委员会发放的知情同意書;并将高危抢救母亲,早产儿、吞咽与吮吸不协调者,新生儿产伤、重度窒息以及需继续观察或者抢救者排除。依照研究要求平分为两组,在参照组中,产妇年龄最小22岁,最大39岁,年龄均值(27.46±5.49)岁;新生儿首次接触吮吸时间处于10~27分钟,均值(15.28±5.64)分钟。研究组最小年龄23岁,最大40岁,年龄均值(27.61±5.41)岁;首次接触吮吸时间位于12~25分钟,均值(15.87±5.21)分钟。两组年龄、接触吮吸时间等临床基础性资料经统计学分析后差异不明显,P>0.05,满足本次研究要求。

    1.2护理方法

    参照组:采取常规护理。内容主要为日常基础护理、环境护理、心理疏导以及饮食指导等。

    研究组:采取品管圈护理,内容有:1)成立品管圈:本次品管圈由15位护理人员组成,其中副主任护师1名,主管护师2名,护师9名,护士3名,年龄最小23岁,最大46岁,圈长可由品管圈圈员通过投票的形式来选举,并成立质控小组,对品管圈活动落实的情况进行监督。2)主题选定:由品管圈圈员通过讨论提出备选的主题以及理由,利用“头脑风暴法”对临床护理中出现的问题进行总结,依照上级政策、圈能力、迫切性以及重要性四个方面展开评价,评定标准依次为优(5分)、良(3分)以及差(1分),圈名命名为“希望圈”,活动主题最后选定为“提高正常顺产新生儿早接触与早吮吸成功率”。3)活动计划拟定:明确品管圈活动流程与内容,通过“甘特图”对活动计划表进行详细制定;可在休息时间召开圈员讨论会,每周不低于1次,每次会议时间保持在30分钟~1小时。4)对影响新生儿早接触早吮吸成功率的因素进行分析,可经“头脑风暴”由护理人员、护理环节、工具以及护理环境等全方位分析,并制作出“鱼骨头”;其后圈员提出多项备用对策,由效益性、适用性以及有效性等方面出发对方案的可行性予以明确,最后选定三项内容,依次如下。

    1)早接触早吮吸健康宣教:开展有关早接触早吮吸的教学课程,通过模具或者视频进行;同时还可将有关知识制成宣传手册发放给产检孕妇;建立QQ群,将早接触与早吮吸有关知识与视频内容通过公共平台进行推送;门诊或者病房增加知识海报,以便于孕妇能够加强有关早接触与早吮吸的知识;产妇分娩后需即刻有效指导其做好早接触早吮吸。

    2)制定规范化的操作流程:新生儿接触后的1小时内确保母婴胸腹部皮肤接触,接触过程中,母亲应满怀慈爱注视新生儿,目光交流,增进感情;接触时注意新生儿保暖,指导产妇进行母乳喂养。每月由质控组长对品管圈活动的情况进行统计,找出出现的问题,采取持续改进措施。

    3)避免婴儿坠床:放置产床于最低位置,通过产妇盖被或者长弹力绷带对产妇与新生儿进行包裹,对产妇怀抱新生儿的姿势进行正确指导。

    1.3疗效评价(观察)

    观察新生儿早接触早吮吸的成功率。

    1.4统计学方法

    对本次研究获得的研究数据进行收集与整理,并将整理好的数据纳入统计学软件SPSS 20.0数据包中展开处理,其中计数资料通过率(n,%)表示,组间差应用X2检验,各组间数据对比后获得的P值小于0.05时,表明统计学意义成立,若P值大于或等于0.05,则提示本次研究获得的数据不具有可比性与统计学意义。

    2结果

    研究组新生儿早接触早吮吸的成功率为98.2%,远高于参照组的73.2%,P<0.05,统计学意义成立。具体数据可参见表1。

    3讨论

    品管圈活动属于一种新型的临床护理管理模式,其最大的特点便是全面性与针对性。品管圈活动转变了常规护理的工作模式,将被动化的护理优化为主动性的护理,能够使临床护理人员的主观能动性被充分调动,同时还可以提高护理人员发现问题、应对问题以及自我管理的能力,对提高工作的积极性有重大意义。

    在本次研究中,研究组开展了品管圈活动,通过提高对早接触早吮吸知识的健康宣教、学习课程的开展,利用视频等提高教学的有效性、将新生儿早接触与早吮吸知识制成宣传手册发放给每位来院检查的孕妇,旨在提高其对母婴知识的了解;此外,QQ群的构建,可通过公众推送平台将相关知识发送给孕妇;在产妇待产期间对其有关早接触早吮吸知识的了解程度进行及时有效评估,通过评估的结果对产妇尚未掌握的知识进行重点示范、讲解以及操作,待其分娩后即可指导其做好早接触和早吮吸,并告知产妇早接触以及早吮吸的意义、重要性,提高其依从性。

    经分析本次研究结果不难发现研究组开展品管圈活动后,新生儿早接触早吮吸的成功率高达98.2%,而参照组实施了常规护理,其成功率为73.2%,P<0.05,与仲秀丽研究结果的成功率96%接近,提示品管圈活动能提高正常顺产新生儿早接触早吸吮的成功率。, 百拇医药(吴白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