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期刊 > 《中外女性健康研究》 > 201720
编号:13607352
股骨近端抗旋髓内钉(PFNA)与动力髋螺钉(DHS)固定修复老年股骨转子间骨折对比研究(2)
http://www.100md.com 2017年10月15日 《中外女性健康研究》 201720
     2结果

    两组患者均随访时间为13~16个月,其中PFNA组术后肺部或尿路感染5例,下肢静脉血栓1例,未出现内固定松动,无髋内翻畸形情况发生;DHS组术后肺部及(或)尿路感染4例,下肢静脉血栓2例,1例髋内翻畸形,但无内固定松动情况发生;PFNA组并发症发生率为11.32%(6/53)与DHS组的23.33%(7/30)比较,具有统计学差异意义(x2=4.644,P<0.05)。PFNA组手术时长、首次下床时间、术中出血情况、切口长度均明显低于DHS组,均具有统计学差异(P<0.05),对于骨折愈合时间、住院时长,两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3。PFNA组术后1个月、6个月、12个月复查,髋关节功能Harris评分均明显高于DHS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4。PFNA组术后1年优良率(92.45%)明显高于DHS组优良率(76.6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5。

    3讨论

    股骨转子间骨折是常见老年骨折之一,具有较高致残、致死率,若治疗不当,骨折愈合效果不佳,影响髋关节功能,其发病率程逐年不断上升趋势。

    DHS对于维持颈干角效果较好,股骨矩处产生的压力使之具有静力加压和动力加压的双重作用。滑动加压钉固定股骨颈,其固定力强,具有较为满意的把持力,即使再发生骨折部位吸收现象,仍能维持满意的牢固和加压固定作用。其临床使用缺陷主要表现在控制旋转移位能力较弱,因此临床手术时应根据情况加用拉力螺钉治疗,且术中需要对骨折端周围组织广泛剥离,手术时长、应激创伤较大,影响患者术后恢复,尤其是手术耐受力差、体弱多病患者不宜使用。

    PFNA为PFN的进一步改进及优化,PFNA在保留PFN優势的基础上弥补了其缺点。PFNA与DHS治疗股骨转子间骨折术后愈合时间无明显差异,由于DHS中股骨头颈力矩较长,固定维持能力较弱,首次下床活动时间明显晚于PFNA组。笔者认为,PFNA方案具有以下优势:a)符合解剖学、缩短固定时间、减少固定时的操作创伤;b)减少骨膜剥离,对保护血供、输送营养物质具有重要作用;c)内固定支架连接骨折端,因此即使股骨头颈力矩较长,需要较强的固定维持能力,也能够承受允许范围内应力刺激,骨折块间微小动荡能诱导骨痂的形成。

    总之,采用股骨近端抗旋髓内钉修复治疗老年股骨转子间骨折与动力髋螺钉固定比较,能显著提高手术优良率,缩短手术及术后卧床时间,同时其并发症发生率较低,能促进患者康复,优势显著,可作为优先选择的内固定术式。, 百拇医药(李俊 陈智博 王玉欢 盛春勇)
上一页1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