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期刊 > 《生命时报》 > 2019.09.20
编号:82606
危害有多大,关键在剂量
http://www.100md.com 2019年9月20日 生命时报 2019.09.20
     危害有多大,关键在剂量

    受访专家:科信食品与营养信息交流中心副主任 钟 凯

    本报特约记者 陈 晨

    “____竟含有(检出)____,长期大量摄入或导致____”,这种句式看起来是不是很熟悉?然而,事实真相如何呢? 让我们先来看看以下几个案例吧。

    案例一:食盐里含剧毒物。传言国产食盐中有一种名为亚铁氰化钾的添加剂,在高温下,比如炒菜时,它会分解成氰化钾这种剧毒物质,堪比砒霜,10秒钟内能使人丧失意志,几分钟内可以毒死一人。事实上,食盐中的确有亚铁氰化钾,它是一种抗结剂,加到食盐里是为了防止结块,是一种合法的食品添加剂。科信食品与营养信息交流中心副主任钟凯解释说,亚铁氰化钾化学性质很稳定,不会释放有毒的氰化物。世界卫生组织和国际粮农组织的数据显示,亚铁氰化钾的终生安全剂量是每公斤体重0.025毫克,也就是说,对于60公斤重的人,每天摄入1.5毫克没问题。按照中国国家标准的规定,食盐中亚铁氰化钾的最大添加量为每公斤10毫克。如果要吃出毛病,一个60公斤重的人每天至少要吃3两(150克)盐,这显然是不可能的。

    案例二:红枣含防腐剂。近年,全国各地不断出现红枣不合格的报道,其中一个首要原因是检出防腐剂成分——苯甲酸,所以有传言认为,苯甲酸是厂家添加到红枣中的防腐剂。事实上,新疆农业大学的科研人员调查证实,红枣中的苯甲酸不是人为添加的,也不是化肥农药带来的,而是它自己产生。苯甲酸不会在体内蓄积,吃进去只需要大约半天时间就会排出体外。根据世界卫生组织的数据,60公斤重的成年人每天摄入300毫克苯甲酸不会产生任何健康问题。由于绝大部分红枣的苯甲酸含量不足0.1%,以此推算,就算每天吃2斤红枣,苯甲酸的摄入量也远低于300毫克。

    案例三:二氧化硫残留。除了苯甲酸,很多天然食物中还含有二氧化硫。比如,数据显示,小麦粉中的含量高达187.28毫克/千克,香菇为20.36~176.5毫克/千克,猪肉为3毫克/千克。这是因为,在植物生长过程中,大气中的二氧化硫会通过叶面气孔进入植物体内,其他土壤或水中结合态的二氧化硫也会通过植物的吸收作用进入。动物在生长过程中,由于进食植物,体内也会积累一定量的二氧化硫。此外,一些含硫化合物代谢也可能产生亚硫酸盐等物质,检测时就会发现有二氧化硫。国际食品添加剂联合专家委员会制定的二氧化硫容许摄入量是每天每公斤体重不超过0.7毫克,对于一个60公斤的成年人,这相当于每天42毫克。

    类似的案例还有很多。现代医学鼻祖、瑞士医生巴拉塞尔萨斯有一句名言:“万物皆有毒,关键在剂量”。所以,当你再看到“____竟含有(检出)____,长期大量摄入或导致____”的标题时,可以默认有夸大其词的成分,不妨追问:是自身含有的还是添加的、到底多大的量、到底多长时间、具体危害是什么?问完后,相信你心中已有了答案。▲, http://www.100md.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