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期刊 > 《生命时报》 > 2020.07.14
编号:89199
每个时间段都有活力点
http://www.100md.com 2020年7月14日 生命时报 2020.07.14
     早起不赖床 下午忌咖啡 晚上开暖光

    每个时间段都有活力点

    李 伟 编译

    若想睡一整晚好觉,早上精神百倍,从早到晚都要合理安排作息和活动,以调整生物钟。美国圣母大学睡眠研究专家、心理学家杰西卡·佩恩指出,睡一晚好觉对白天保持充沛精力至关重要。近日,美国《预防》杂志刊文,给出几点提示。

    早上:

    不要赖床不起。保持严格的作息习惯,早晨醒来后就起床,有利于大脑形成合理的“睡眠—清醒时钟”。如果醒来过早,也不要强求睡回笼觉,最好马上起床。美国宾夕法尼亚医学院研究发现,这样会降低失眠的风险。

    坚持吃早餐。早上特别要确保摄入更多的蛋白质,比如蛋类、肉类或牛奶。睡眠专家克里斯托弗·温特表示,蛋白质有助多巴胺的生成,这是一种令人清醒的神经递质。

    早点户外活动。晨光下的户外活动,如遛狗、晨跑或步行去公交站等,有助于体内的生物钟调节,因为阳光可抑制褪黑素。温特指出,做一些出汗的运动效果更好,运动能提升血清素水平,进而改善情绪、让人清醒。

    下午:

    小睡10分钟。人体温度在午饭前后自然下降,令人产生睡意。午饭后固定时间小憩,有助于恢复精力。

    不要喝咖啡。咖啡因会阻止产生睡意的腺苷,也会赶走夜晚大脑中的睡意。如果要提神,可以喝点薄荷茶。

    天黑前运动。运动会令体温及体内肾上腺素水平升高,两者都会减轻睡意。傍晚前后运动,可让体温和体内激素水平都降下来。

    晚上:

    关掉头顶的灯。睡眠专家指出,暴露于明亮的蓝光会令褪黑素水平降低高达50%。晚上6点后,不妨关掉室内明亮的顶灯,借助暖色调灯光照明,电子设备可以设置为夜间模式。

    创造“仪式感”。入睡前花20分钟左右时间,进行身体拉伸、冥想练习或泡热水澡。将其看作是一天结束的标志,提醒大脑和身体可以入睡了。

    上床前至少2小时不进食。晚饭要吃得少、吃得早。身体的消化和排泄系统也需要休息,不要深夜吃夜宵。

    写下干扰睡眠的问题。睡眠专家指出,如果不能将脑海里白天的活动“删除”,大脑一整晚都会继续处理压力。不妨将问题写下来,第二天早上再寻找解决方案。▲, 百拇医药(李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