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期刊 > 《生命时报》 > 2020.11.06
编号:86468
日本核污水入海,全球担忧
http://www.100md.com 2020年11月6日 生命时报 2020.11.06
     政府决定将含放射性氚的污染水排入太平洋

    日本核污水入海,全球担忧

    本报实习记者 石筱璇

    10月中旬,日本共同社等多家日本媒体报道称,日本政府要将福岛第一核电站的核污水排入大海,原因是福岛第一核电站储存核污水的储存罐容量即将达到上限——根据日本经济产业省此前提供的数据,截至今年9月,福岛第一核电站院内共储存了大约123万吨含放射性氚(音同川)的污染水,而日本福岛的核废水存放容量是137万吨。按照废水增加的速度,福岛第一核电站的运营方东京电力公司预测,到2022年夏天时,用于存放污水的容器将被装满。日本政府的这一决定在国际上也引起轩然大波。

    福岛的核污水快没罐装了

    日本福岛核事故是自1985年切尔诺贝利核灾以来全球最严重的核事故,至今已将近10年,但其核污水处理问题仍未解决,且仍是事故善后处理中的一个重大难题。
, http://www.100md.com
    福岛核电站曾是全世界最大的核电站。2011年3月,一场里氏9.0级地震和随之而来的海啸,导致福岛县两座核电站反应堆发生故障,福岛第一核电厂反应堆炉芯熔毁,造成灾难性核泄漏,产生了大量核污水。这些水与之后渗入建筑的地下水、雨水与核废料直接接触,裹挟了大量放射性物质。近几年,日本一直在“边截流边治理”,即一边在核电机组厂房周边设置地下汲水井,用截流的方式减少地下水流入,减缓核污水增加速度;一边用多核素去除设备清除核污水中的放射性物质,再将处理后的水,即“处理水”存储在大型罐内。到现在,第1044个储水罐就要被装满了。

    如今核电站所处的大熊町海岸逐渐被圆形水罐占据,可用空间迅速减少,日本政府必须做出抉择。过去3年,专家组一直在研究核污水的处理方法;去年12月,可供选择的方案缩减到3种:稀释后倒入大海;让它蒸发;或者兼而有之。其中,排入大海一直是热门选项,日本环境大臣原田义昭在去年就公开表示:“除了把核污水排入大海中稀释掉,已别无他法了。”

    相关支持者表示,多年以来,东京电力公司一直在使用高级水处理系统对污染水进行净化,可有效过滤超过62种不同的污染物,能极大降低或去除氚以外的有害放射性同位素。这也意味着,在被排放出的水中,氚会是最主要的污染物,其他元素的含量要少得多。支持者称,氚相对无害,且在大海中会快速扩散并被稀释,而且自然界在自然状态下也会产出氚,且数量远远高于福岛储水罐中氚的总含量。
, 百拇医药
    日本行径遭国内国际一致反对

    日本政府的决定首先引起了日本民众的广泛不满。来自全日本的多位现任市区町村负责人前往青森县召开会议,并联合发表紧急声明,要求东京电力公司福岛第一核电站不要把含有放射物的废水排放到太平洋里,并呼吁该公司长期保存废水。福岛县郡山市议员蛇石郁子表示,政府的核污水排放计划未倾听福岛县民众的意见。日本渔协和福岛居民一致反对核污水入海,福岛周边地区的渔民表示,周边海洋是当地渔民赖以生存的渔场,目前捕鱼量仅为核电事故前的13%。而且,至今仍有19个国家禁止进口日本的海产品或要求提供检测证明,日本其他地区也拒绝福岛周边的海产品。一旦将核废水排进大海,大量海水和海洋生物被污染,水产品会更加滞销,不仅渔业会受到重创,对渔民的生活也是毁灭性的打击。

    早在今年6月,联合国就得到了确切消息称日本政府正在加速核污水排放的决策进程,并向日本发出了一则紧急通告,敦促日本立刻推迟向海洋倾倒核废水的决策。他们认为,一旦大量的核废水被排放到海洋,将会对人类赖以生存的地球后代产生恶劣影响。日本这一计划公布后,韩国外交部气候变化、能源和环境事务司副司长权世重紧急召见日本驻韩大使馆经济公使西永知史,就核污水排放问题提出严正抗议。俄罗斯专家也认为,若日本向海洋倾倒大批核废水,会对日本民众以及周边国家,甚至是全球人权造成长远的威胁,害人害己。
, http://www.100md.com
    多家国际环保组织表示,尽管东京电力公司表示将对含有放射性物质的污水进行“二次处理”,但处理结果如何,仍然残留有哪些放射性物质,对人体的危害性等都不明确。国际环保组织绿色和平组织10月 23 日发布了一份报告,指责日本政府暗示核污水是经过“处理”的,给人以“只含有氚”的印象,但是除了氚,核污水中残留的放射物包括碳14、钴60 和锶90等同位素,虽然数量并未超过限制,但它们需要更长的时间衰变,与海底沉积物和鱼类这样的海洋生物更容易融合。这意味着,它们对人类和环境的潜在危害,可能比氚持续的时间更长,方式也更复杂。而且,相比氚,钴60具有极强辐射性,会引发血液系统疾病,如再生障碍性贫血或白血病等。德国的一家研究机构还对核污水进入大海后的扩散情况进行了模拟推演:当这些放射性物质排入大海,57天内就可以扩散一大半,只需3年就会扩散到美国和加拿大附近,10年后整个太平洋都会受到污染。根据洋流运动,其中大部分核放射性污染物会被带到美国西海岸,小部分放射性污染物有可能会在4年内进入中国的东海。而当核污水进入海水,所含有的放射物质会慢慢累积在海洋生物体内,产生“富集效应”,最终通过食物链进入人类体内。
, 百拇医药
    我国核安全有多方保障

    绿色和平组织建议,日本政府应当放弃排放方案,转而寻求继续长期储存和处理这些核废水的方法。大部分环保机构也支持此类方案。中国工程院院士叶奇蓁说,日本政府决定将核污水排入大海,无疑是让全世界为其埋单,是不够负责任的做法。

    谴责日本之余,福岛核事故再次将核安全带入大众视野。对此,叶奇蓁在接受媒体采访时表示,福岛核泄漏事故已被定为最严重的7级事故,再次发生的几率很小。自核能被发现后,只出现过两次7级核事故,上一次就是著名的切尔诺贝利核事故,但中国不会发生类似福岛的事故。他介绍,我国有完整的核电预防和缓解事故措施,加上严格的运行管理,核电站的安全性是有保障的。中国工程院的研究报告指出,福岛核电站系沸水堆核电站,反应堆内产生的蒸汽直接进入汽轮机发电,一旦堆芯熔化,放射性物质就会进入常规岛,释放到环境中。而我国采用的是压水堆核电站,两个回路互相隔离,即使堆芯熔化,亦不会使放射性物质进入常规岛和环境。此外,我国在核电选址上对地质条件严格把关,厂坪标高高于最高的海啸和洪水水位,即“干厂址”,不会因为厂址被淹而全厂断电,致使堆芯的余热导不出去,造成堆芯熔化的严重事故。日本福岛北边的女川核电站就因地势较高,当年地震海啸时,厂坪未被水淹,没有发生全厂断电,自然就不会产生处理核污水的问题。

    正常运作过程中产生的核废料,一般会分为高放、中放和低放三类。高放废料是指从核电站反应堆芯中换下来的燃烧后的核燃料;中放和低放主要指核电站在发电过程中产生的具有放射性的废液、废物。大部分的核废料都是中低放的。目前,为达到安全处置的目的,对放射性废气和低水平放射性废液,采用净化或衰减到排放标准以下再稀释扩散到环境中去的方式处理;对低水平的放射性固体废物和一切中高水平放射性废物,采用浓缩、减容、与环境隔离的方式处理和处置;对于短寿命放射性废物,采用滞留—衰变的方式,降低其放射性水平。研究表明,现行的低中放废物管理方式十分安全可靠而有效,正在开发的高放废物地质处置也表明,高放废物可以与生物圈长期隔离而不至于对人类健康和地球环境构成威胁。▲, 百拇医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