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编号:91841
懂得分享才有好人缘
http://www.100md.com 2021年4月27日 生命时报 2021.04.27
     分享出去的不是损失,而是快乐与成就

    懂得分享才有好人缘

    受访专家:天津师范大学心理学副教授 李慧生

    本报记者 张筱悦

    许多家长都希望孩子有个好人缘,却常常不知道如何培养。在天津师范大学心理学副教授李慧生看来,教育过程中,好的东西不能独享,一个孩子人缘好不好,跟懂不懂得分享有直接关系。

    李慧生表示,人缘是指良好的人际关系,它是一笔人生财富。一般情况下,拥有好人缘也就拥有了良好的社会支持系统,这样的人在学习和工作中更容易得到他人的支持与帮助。反过来,好人缘对维持个人心理健康也有很大作用。有积极心理学研究指出,在影响幸福感的因素中,排名第一的就是良好人际关系。

    实际生活中,维持良好人际关系的基本法则就是“互惠”,分享就符合这一法则。当我拥有或发现好东西时,同样也希望他人拥有这份美好,这一行为不仅限于物质方面,也包括精神层面,比如听到好听的音乐,发现了某个学习上的好方法,都可以分享给别人。通过分享可以达成一种“你好,我也好”的互惠共赢状态,加强人际间的交往。对于孩子来说,认知上通常不够成熟,再加上平日里被家人围绕,久而久之,难免会觉得自己是最重要的,甚至形成一种以自我为中心或自私的性格,分享则有助改变这种不良认知。在分享的过程中,孩子更容易想到他人,学会考虑他人感受。然而,想要学会分享说起来容易做起来难,为此,专家建议家长可以这样教孩子分享。

    让孩子体会到乐趣,而不只是“损失”。任何人包括孩子都会有趋利避害的本性,当孩子发出分享的行为时,实际上是有所损失或有所贡献的。只有让孩子在分享中感受到快乐,他才会更愿意做这件事,进而强化这一行为。一般而言,在孩子发出分享时,被分享者会做出感谢或回馈,可以让孩子产生成就感或喜悦。但如果是分享给其他年幼的小朋友,对方还不懂得做出回应时,家长可以对孩子的分享行为进行表扬或奖励,避免孩子失落。

    引导分享不能只停留在口头上。李慧生表示,家庭教育中,家长更愿意告诉孩子分享是一种美德,让孩子在认知上接受这样的观点,但最终是否发出行为往往被忽略。这其实是一种“偷懒”的家庭教育方式。要知道,教育过程中,更重要的是行为习惯的养成,这点需要日积月累、一点一滴强化,是一个漫长过程。

    家长要做出榜样。孩子是最擅长模仿的,家长的许多行为都会产生潜移默化的影响。所以,想要让孩子懂得分享,家长首先要以身作则,友善待人,那么无需过多的说教,孩子不经意间就会自发做出分享行为。

    需要提醒的是,要时刻牢记分享是一种品质,是让孩子发自内心地去传递美好,而不是为了获得什么。否则只会强化孩子的功利意识,失去了分享的快乐与意义。▲, 百拇医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