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期刊 > 《生命时报》 > 2021.07.23
编号:93450
紧急避孕后,为何会宫外孕
http://www.100md.com 2021年7月23日 生命时报 2021.07.23
     紧急避孕后

    为何会宫外孕

    河北读者王女士问:29岁时,我有过一次宫外孕病史。近日看新闻中一位女性有同样经历,并被质疑是曾经紧急避孕导致的。我想起之前也紧急避孕过,这两件事真的相关吗?

    复旦大学附属妇产科医院妇科内分泌与生殖医学科副主任医师陈行解答:大约每100次妊娠中,都有1~2枚卵子无法到达终点,在子宫外着床,最常见部位就是输卵管,也有少部分可能发生在宫颈和腹腔,可能是以下几方面原因。

    1.输卵管是一个狭长通道,最常出现意外。任何导致通道狭窄或者堵塞的因素都容易发生宫外孕,比如输卵管炎症、输卵管手术史、输卵管天生太过细长等。

    2.受精卵游走到另一侧输卵管,甚至更远的位置,比如腹腔。

, 百拇医药     3.避孕失败。无论使用宫内节育器或口服避孕药,都有一定避孕失败的几率,其中约10%发生宫外孕。总体而言,约5‰的几率。

    事实上,还是有相当一部分宫外孕找不到确切病因。不管哪种原因,宫外孕都很凶险,会导致患者腹痛、出血,严重时危及生命,必须及时治疗。怀孕是双方的事,宫外孕有时就是意外,没有必要去责怪谁。▲

    什么情况要换关节

    湖南读者曾女士问:我今年70多岁,患有严重骨性关节炎,目前右膝僵硬、疼痛,双膝关节严重内翻、屈曲、畸形,不能行走,8年来只能坐在板凳上挪行,痛苦不堪。我是不是需要置换关节?

    湖南省人民医院骨关节与运动医学科主任医师王靖解答:膝关节炎是一种以退行性病理改变为基础的疾患,多发生于中老年人群,是造成中老年人腿部功能衰退的主要原因之一,其中以膝关节骨性关节炎最为常见。其症状多表现为膝盖红肿痛、上下楼梯痛、坐起立行时膝部酸痛不适等,也有患者表现肿胀、弹响、积液等,如不及时治疗,则会引起关节畸形、残废。
, 百拇医药
    由于疼痛,不少膝关节骨性关节炎患者不得不“弯腰驼背”行走,不正确的步态常导致腰椎病、椎间盘突出压迫神经,形成级联效应。此外,患者膝关节都出现问题,行走受限,会进一步导致人体机能下降,产生踝、膝、髋、腰部疼痛等一系列连锁反应。

    只有早发现早治疗,精准施行治疗,才能大大减轻疼痛,有效延缓关节退变;一旦发展到晚期,或许只能换关节。对于这种伴有伸直、屈曲同时受限的“僵硬膝”来说,人工膝关节置换术是最佳治疗方案。但对于患者膝关节假体的选择,角度测算、组织松解、神经保护等,有着极高要求。

    日常生活中,中老年人要注意对膝关节加强保护,有助推迟膝关节发生骨关节炎的时间;患有骨关节炎后要及时就诊,遵医嘱、配合治疗,也可取得满意疗效。▲

    常吃碘盐会得甲状腺结节吗

    湖北读者贺先生问:都说吃碘盐和甲状腺疾病有关,我家食用盐全部是碘盐,平时里还喜欢吃点海鲜,海鲜含碘量也不低。最近,我去医院检查发现有甲状腺结节,是因为吃碘盐和海鲜吗?
, 百拇医药
    武汉市中心医院甲状腺乳腺外科副主任医师杨永刚解答:甲状腺疾病跟“碘”脱不开关系,“碘”是合成甲状腺激素的原材料,过量摄入会导致甲状腺结节、甲状腺癌发病率增加。但碘不可以不吃,缺碘会引起地方性甲状腺肿,俗称“粗脖子病”;还可能造成婴幼儿及青少年智力及骨骼发育障碍。在饮食碘含量低的地区,甲状腺滤泡状癌更常见。即便沿海地区,饮用水含碘量也不高,只有在居民普遍食用合格碘盐的情况下,尿碘水平才能处于基本适宜范围。

    虾、蟹、海鱼、贝类等海产品的含碘量并没有想象中那么多。比如每100克鱿鱼含碘量为12.3微克,基围虾16.1微克,梭子蟹33.2微克。即使是甲状腺结节患者,也建议适碘饮食,偶尔吃顿海鲜没有问题。需要注意的是,如果结节性甲状腺肿伴甲亢,则需严格限碘。

    我国食品安全法规定食用盐加碘量为20~30毫克/千克。每天摄入5 克左右加碘盐,算上日常饮食,很容易达标。即便偶尔超量,人体具有自我调节功能,多余的碘可以排出体外。除非每天都吃很多高碘食物,才可能导致碘超标,常见高碘食物有裙带菜、海带、紫菜、虾皮等。▲
, 百拇医药
    个子小是缺生长激素吗

    河南读者齐先生问:我家孩子怎么吃都不长高,是不是需要去医院检查一下生长激素?如果真的“缺”,是不是需要赶紧补上,不缺就不补。

    中南大学湘雅医院儿科教授王霞解答:大脑分泌的生长激素到达肝脏代谢后,产生一种生长因子,才能促进长高。因此,任何一个环节出现问题,都可能导致生长异常,生长激素缺乏症只是其一。

    影响身高的因素多种多样,有家族遗传原因,运动、饮食、睡眠、内分泌疾病等外部环境,并非单纯的生长激素缺乏与否,也不是所有矮小都需要生长激素治疗,寻找病因、对症治疗很重要。

    此外,仅是生长激素激发试验测出来小于10纳克/毫升,也不一定是缺乏生长激素。首先,生长激素分泌受多种因素影响,比如运动后、深睡眠、低血糖、低血压等情况会促进生长激素的分泌;药物激发下,生长激素分泌可能受影响,导致分泌量不够,呈现检测结果假阳性;且判断生长激素分泌是否正常,还需结合胰岛素样生长因子是否低于正常。

    遗传决定身高的70%左右,孩子的身高需看父母的身高与目前的生长曲线轨迹差别是否较大。如果遗传身高并不高,缺乏生长激素的可能性较小。最后,还要看骨龄是否落后实际年龄1岁以上,正常情况下骨龄和年龄在±1岁之间为正常。▲, http://www.100md.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