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编号:94892
常态化防疫须做实细节
http://www.100md.com 2021年8月17日 生命时报 2021.08.17
     常态化防疫须做实细节

    本报特约评论员 张铁鹰

    近段时间以来,多地散发疫情,追溯其源头,有的是在机场感染,有的是院内感染,还有的竟然是在核酸检测点感染。这些本是严防严控的重点场所,为何失守?

    作为此次多地疫情的源头——南京禄口机场防疫不力,东部机场集团多位负责人被免职;因医院内防护不到位,导致疫情外溢的郑州市第六人民医院也有多位领导被免职;近期本地病例快速增长的扬州通报,不少本土病例与广陵区湾头镇联合村的一个核酸检测点出现聚集性感染有关,中间传播者是曾在检测点维持秩序的一位志愿者,该检测点曾一度设置不规范,现场组织混乱。

    8月2日,北京市西城区市场疫情防控执法督查组通报,在不久前的检查中发现,一些商户疫情防控意识松懈,有的消杀记录不合格,有的扫码测温不严,有的未对不戴口罩的顾客进行劝阻,有的健康宝二维码无法访问……这些问题,不仅仅在北京西城区存在,我们时不时地在其他地方也能遇到,甚至很多城市、乡镇农村的居民都已不戴口罩了。

    分析原因,2020年我们在“疫情大考”中取得的优异成绩,让一些地方对常态化疫情防控,产生了盲目乐观情绪;而一年多来的常态化防控,又让一些人和单位产生了松懈思想,以至于防控细节都被忽视了。

    更严重的是,常态化防控让一些干部,对疫情形势在认识上出现偏差。他们对境外疫情输入的风险认识不足,对疫情防控中存在的潜在风险因素排查不到位。结果,工作作风不扎实,导致履职不力,防疫制度没能落实。比如,国家卫健委的通报就指出,郑州六院发生聚集性疫情的原因之一,系当地卫生健康行政部门对医疗机构常态化疫情防控工作,缺少必要的监督检查和指导,未能及时发现风险漏洞,也没加强管理和及时改进。郑州六院可谓“小失误酿成大风险,小漏洞导致多聚集”的典型。

    千里之堤,溃于蚁穴。麻痹是常态化疫情防控的大敌,松懈极易使防控链条出现脱节,从而为新冠病毒的侵袭制造可乘之机。目前,疫情还远未结束,做好常态化疫情防控,一定要坚持“一个都不能少”。也就是说,除了政府要履行好主体责任,全社会还要形成责任共同体,每个公民都要当好责任人。近期多地散发的疫情警示我们,任何单位都不应该因为常态化而思想松懈,以致防控细节被疏忽;任何个人必须继续每时每刻绷紧“防控弦”,自觉把防控细节落实到日常行为中。▲, http://www.100md.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