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期刊 > 《生命时报》 > 2022.02.22
编号:95397
“调神温经通督” 治腰突
http://www.100md.com 2022年2月22日 生命时报 2022.02.22
     “调神温经通督”

    治腰突

    受访专家:山西省名中医、山西中医药大学附属医院针灸一科主任医师 王丕敏

    本报特约记者 武 娜

    腰椎间盘突出症(腰突)是常见病和多发病。数据显示,我国约2亿多人患有此病,轻者腰腿疼,严重者下肢麻木、肌肉萎缩或感觉迟钝,更甚者大小便失禁。很多患者拿着片子到处求医,得到的回答大多是手术治疗。但如果患者想要保守治疗可行吗,效果如何?本期,《生命时报》特邀擅长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山西省名中医、山西中医药大学附属医院针灸一科主任医师王丕敏,请他谈谈中医药怎么治腰突。

    腰椎间盘突出症是由于腰椎间盘发生退行性变化,在外力作用下,使纤维环破裂,髓核突出,刺激或压迫神经根,引起以腰痛及下肢坐骨神经放射痛等症状为表现的腰腿痛疾患。长期慢性腰腿疼痛会影响患者生活,产生紧张、忧虑、烦躁、抑郁等负面情绪,这些不良情绪反过来又会使机体气机失于调达,加剧经络阻滞,使疼痛症状加重,形成恶性循环。因此,王丕敏提出,中医治腰突,更多是关注患者精神、情志、心态方面的状况,即重视“调神”。王丕敏说,心理因素相当于中医学之“神”。疼痛疾病本身与神密切相关,腰椎间盘突出症病程较长,反复发作,必然影响患者心理健康,心理的焦虑状态又会加重疼痛发生。通过中医“以神调神”“以针调神”相结合来调元神、调气机,可减轻情绪因素所导致的疼痛敏感度加重问题,达到调神止痛的目的。王丕敏在大量临床实践基础上,总结形成了一套三步治腰突的方法,即“调神、温经、通督”。
, http://www.100md.com
    调神。分“以神调神”和“以针调神”两步。所谓“以神调神”即“以医生之神调患者之神”。《黄帝内经》云“心寂则痛微”,指出医生看病时,首先要设法使患者“心静神宁”,医生的情绪、态度、语言对患者的情绪有直接影响。王丕敏临床中非常重视耐心与患者沟通治疗方案,教授病情预后知识。他说,“此乃‘以医之神’调患者‘知痛之神’和‘痛扰之神’”。然后,再“以针调神”:选水沟、百会、后溪三穴,“调神”的同时,又能针对腰椎间盘突出症发挥治疗作用。腰椎间盘突出症病位在腰,病机是“不通”,受阻滞经脉主要是督脉和膀胱经,督脉主干行于背部正中,入属于脑,“脑为元神之府”,主治神志病。百会为督脉巅顶之穴,与脑联系密切,可纵贯一身之阳气,同时还与阴脉相通,可起到调节全身阴阳脉络的作用,疏通经气。水沟穴为督脉穴,可醒神开窍、清脑、安神、定志、输利气机,调和气血而止痛。后溪穴为八脉交会穴,通督脉,针刺可起到疏通督脉经络的作用,使气机调达。

    温经。温经即使用温针灸:针刺得气后留针,截取2厘米左右长的艾段,插在针柄末段,自下方将艾段点燃,待艾段燃尽,起针。选穴:患侧“腰三穴”、肾俞、环跳、委中等。“腰三穴”是经验选穴,位于气海俞、大肠俞、关元俞内侧各0.5寸。

    通督。即推拿斜板法:患者面向医者,患侧向上侧卧位,近床侧下肢自然伸直,远床侧下肢屈膝屈髋。医者屈肘,用两肘分别抵住患者肩前及臀部,相对协调用力,先做数次腰部小幅度的扭转活动,使腰部放松,待腰部完全放松后,再使腰部扭转至有明显阻力位时,略停片刻,然后施以“巧力寸劲”,做一个突发的、增大幅度的快速扳动,常可听见“咯咯”的弹响声。再令患者改为健侧向上侧卧位,重复上述操作1次。上述治疗完毕,卧床休息 5 ~10 分钟再起身。▲, 百拇医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