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期刊 > 《中国中医药报》 > 第5205期
编号:129741
深化循证研究 推进“守正创新”
http://www.100md.com 2020年1月16日 中国中医药报 第5205期
中医药学与循证医学融合发展,推动了循证中医药学的形成。目前循证中医药研究取得了阶段性成绩,正在从以往的跟踪模仿走向适应性创新,为中医药服务健康中国提供高级别,“过硬”的证据。
     中医药学与循证医学融合发展,推动了循证中医药学的形成。目前循证中医药研究取得了阶段性成绩,正在从以往的跟踪模仿走向适应性创新,为中医药服务健康中国提供高级别、“过硬”的证据。

    过去20年,循证医学与中医药学融合发展,中医药临床研究和系统评价数量跨越式增长,以随机对照试验为主的临床研究超过10万个,以系统评价/META(荟萃)为主的二次研究超过5000个,形成了可供临床诊疗及管理决策的初步证据基础。但与西药领域的循证研究相比,中药的研究基础还很薄弱,还不能满足中医药事业发展对高质量、多样化证据快速增长的需求。

    “循证医学是中医药学科技前沿,要大力推广应用循证医学的理念和方法。”在1月9日第十二届健康中国论坛以“守正创新”为主题的循证中医药平行论坛上,天津中医药大学校长张伯礼院士指出,循证医学为中医药提供科学有效的证据,引领了中医药学术研究深入发展,已把中医药学术提升到一个新的阶段。他介绍,目前天津中医药大学循证医学中心和中国循证医学中心合作建成的中医药临床循证评价证据库(EVDS),系统收录了1700多种中成药的循证评价,迈出了循证中医药研究的重要一步,今后将致力于拿出更高级别、更过硬的证据,为人民群众提供更安全、更合理、更有效的用药,助力中医药更好地服务于“健康中国”建设。

    中药临床证据有了量化的评价指标

    “满足中医药多样化临床有效性、安全性证据需求,是振兴发展中医药的一个关键问题。”循证中医药研究联盟秘书长、天津中医药大学循证医学中心主任张俊华教授在论坛上表示:过去20年,中医药学与循证医学融合发展,推动了循证中医药学的形成。中医药临床研究和系统评价数量跨越式增长,形成了可供临床诊疗及管理决策的初步证据基础。

    张俊华介绍了循证中医药研究联盟研制的中成药临床证据指数分析方法 ......

您现在查看是摘要页,全文长 6711 字符